“稀土懸湖”引發業界擔憂
稀土這一重要戰略資源,在越來越受到世界關注的同時,生產污染環境的問題也日漸浮出水面,引發業界對稀土產區生態安全的擔憂。目前,雖然一些企業采取了措施,但大多都是采用末端治理和無害化的轉移方案,治理成本高、環保成效有限。其中,“稀土懸湖”成為公認的環境生態難題。為此,業界專家建議在稀土主產區啟動區域性稀土循環經濟示范。
說起“稀土之都”,內蒙古包頭世界聞名。然而提起“稀土懸湖”,卻鮮為人知。這是指在包頭市西南,距全國最大的稀土科研生產基地包鋼集團廠區4千米處,包鋼集團的尾礦庫。
記者近日驅車來到包鋼尾礦庫,站在尾礦壩大堤上可以看到,數條管道不斷排出的深紅色泥漿流入壩內,形成一層一層的水和泥漿混合物,遠處隱約能看到對面的壩體邊緣。壩堤外一側是林立的包鋼生產廠房和裝置區,另一側是許多民房。
據介紹,壩頂海拔為1045米,壩內水面為1040米,而附近村莊民房的地面海拔僅有1009米,尾礦庫因此變成了“稀土懸湖”。尾礦壩1965年8月投產,先后進行過兩次擴容改造,達到二等尾礦庫標準。白云鄂博鐵礦生產鐵礦石排出的尾礦堆存于此。尾礦壩不僅裝載了包鋼產生的所有廢水、礦渣,還承擔了周邊部分稀土企業的廢水、廢渣。在這里堆積的數億噸尾礦中,含有900多萬噸稀土和近10萬噸放射性物質釷。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盡管包鋼集團多年來投入了大量資金對尾礦壩采取了防滲漏、防揚塵、防流失等嚴格的環保綜合治理,還加強了對壩體的日常監控和定期檢查,并對周邊5個村約4500人實施了整體搬遷,但生態安全隱患并沒有完全解除。
長期從事稀土科研生產的原國家計委專家組成員、資深稀土專家馬鵬起指出,包鋼尾礦壩距黃河干流最近處僅為10千米,且壩下沒有防水層,壩內水完全靠自然蒸發,積水越來越多,壩內廢水會以一定的速度不斷向黃河和居民區滲透。此外,如果發生洪水決堤或地震等自然災害,后果不堪設想。
資深稀土專家、包鋼稀土總工程師王曉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稀土的開采、選冶、分離要消耗大量礦物、化工產品和能源。據測算,每生產一噸稀土氧化物需消耗百噸以上各種物質,耗電近1500千瓦時,這些物質大都轉化為污染物排入自然界。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主體工藝與治理工藝和諧統一的問題,回收產品不能自身消耗,更不能降低能耗、物耗,不能穩定達標排放,沒有可持續性,短期行為嚴重。
王曉鐵表示,國家《稀土工業污染排放標準》即將出臺,稀土生產企業壓力越來越大。因此,根據稀土行業的資源所在地及生產工藝特點,采取區域性循環經濟,達到排放標準,實現清潔生產、節能減排的目標迫在眉睫。稀土生產企業大都在資源所在地,因此,國家在制定區域發展規劃時應充分考慮這一點。稀土選冶、分離等生產工藝與氯堿、合成氨、硫酸、氫氟酸及化肥等行業緊密相連,其產生的排放物均能互相利用,通過合理輸送,可達到“吃干榨凈”,形成區域循環經濟體系。這樣,不僅能大大降低污染治理費用,實現資源綜合利用,而且能實現“綠色物流”,最終使區域內企業生產總成本降低,實現整個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王曉鐵還向記者透露,目前包鋼集團圍繞尾礦庫稀土資源的開發及廢水的排放,已形成一個由若干項目支撐的循環經濟實施方案的框架,但還需要征求稀土選冶、化工環保、化工設備、能源利用、循環經濟等方面專家的意見,并在充分考慮現有方案的基礎上,共同完善區域性稀土循環經濟示范項目。
就區域性稀土循環經濟示范項目建設問題,王曉鐵與內蒙古科技大學稀土學院院長張胤教授提出建議:從其他行業循環經濟案例來看,稀土行業目前的生產工藝特點與相關行業實現循環經濟模式并不困難,技術上的難點在于行業間的溝通交流。包鋼稀土通過幾年的規劃及發展整合,已具備了實現循環經濟模式的基礎,在一定的區域內稀土選礦、冶煉分離、化合物制備等已形成規模經濟。其生產能力在國內舉足輕重,并且這些生產線都在5千米范圍內,完全有條件創建一個國家稀土循環經濟示范區,徹底解決“稀土懸湖”問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