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首都“生命之水”
密云水庫今年50歲了。目前北京市民喝的每三杯水中,就有兩杯來自這里。
冬日走進北京密云,遠眺水庫,云水茫茫。繞岸而行,可見水質清澈,零星落葉,也隨時有人清理。密云水庫入庫水質32項指標達到國家對飲用水的標準,常年保持在國家II類水體以上標準;北京生態質量氣象評估報告顯示,密云的生態質量在北京市排名第一。
生態就業:群眾是保水的參與者,更是受益者
“保水是第一責任,生態是第一資源”,在密云,人人都有保水意識。
“密云水庫是北京人民的飲用水庫,怕污染。我們的職責就是保護水庫環境。”44歲的周淑榮是密云縣溪翁莊鎮的一名普通婦女,她現在每天穿著“黃馬甲”,沿密云水庫溪翁莊段的圍網清理枯枝落葉和垃圾,并勸阻想越過圍欄“親近”水庫的游客。
環水庫公路110公里,周邊各鄉鎮同周淑榮一樣的保潔員,現在有1800多人。2010年,密云縣還成立了由7000名護林員、2000余名管水員和村級保潔員、300余支巾幗護綠隊組成的環保隊伍。
現在,密云農民保水,有熱情,也有保障。密云設置了1.2萬個生態公益性就業崗位,提供給當地百姓直接參與水源保護工作。這種既保護環境,又保障就業的模式被當地稱為“生態就業”。
目前,密云縣還有1.2萬戶年收入在4500元以下、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家庭,80%以上處于密云水庫水源保護區內,密云縣政府設置的生態公益性就業崗位優先安排低收入農戶。去年4月,密云再次派出98個“幫村扶戶”工作隊,因地制宜開展資金、創業、就業幫扶,同時考慮對庫區內不適宜生存、發展的地區實施搬遷。
流域保護:鎮村污水零排放,家家垃圾都分類
水質好不好,不僅看水庫。
密云水庫總庫容43.75億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積15788平方公里,核心地域在密云縣境內。為保這“一盆凈水”,2010年,密云縣實施“六護”舉措:護水、護河、護山、護林、護地、護環境,分區域綜合性呵護水庫。密云縣副縣長吳成全介紹,新確定的政府分工中,沿水庫周邊各鎮,都有一名副鎮長專職分管保水。
在密云水庫西岸的石城鎮水堡子村,家家戶戶的生活污水通過管網,分別流到根據地勢設置的4個處理點,經先進的膜生物工藝,處理后的中水清澈見底,全部用來澆灌花草樹木,實現了污水零排放。縣水務局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縣像水堡子村這樣的村級處理站有235座,其中169座分布在密云水庫上游的86個行政村。上游剩下的74個村也將在明年建設污水處理站。
從水堡子村再往山里走是石塘路村。村里70多歲的沈大娘說,村里不但污水有處理,垃圾也要進行分類,“家里、村里干凈多了”。密云全縣334個行政村,已有300個實施了垃圾分類。
水質對環境的高要求,帶來了城鄉管理的高標準。縣環保局局長鄭中朝說,通過多年的生態環境建設,全縣334個行政村全部達到市級文明生態村標準,密云也獲得“國家生態縣”的殊榮。
綠色招牌:十萬農戶七萬種果,生態產業前景看好
水好山也好,林好空氣好!護水,讓生態成為密云的綠色招牌。
十萬農戶,七萬種果,生態環保的果品產業成為密云山區的支柱產業。全縣的45萬畝果樹,2009年產出果品8.7萬噸,總產值達3.5億元,比2005年翻了近一番。由于施肥只用有機肥、病蟲害采用生物防治,密云的板栗通過海外嚴格認證,出口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石塘路村村委會主任孫兆峰說,生態種植讓村民連年增收,人均純收入從2001年的1500元增長到2009年的1.3萬元。巨各莊鎮的葡萄酒莊園,葡萄種植、葡萄釀制、旅游、休假、展覽、會議接待形成完整產業鏈,目前已吸納當地百姓200多人就業。“我們最歡迎這樣的生態產業。”鎮黨委書記王德云說。
科學發展觀的實踐,使密云將多年積累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密云對與綠色招牌不合拍的產業、企業進行了全面調整,關閉了所有高污染企業,高耗能、高耗水企業,要么淘汰舊技術裝備,要么淘汰整個企業。
生態優勢,引來先進制造業、高端服務業。2009年,北汽福田多功能汽車廠落戶密云,投產后能年產汽車20萬輛,實現銷售收入260億元,解決就業4000人。2010年5月,國內最大的綜合性旅游集團中國港中旅集團簽約密云,擬投資100多億元……
守護“生命之水”,推進科學發展。截至2010年10月底,密云縣地稅收入20.08億元,創歷史新高,增速在北京市各區縣中位居第一。密云縣委、縣政府已確定到“十二五”末,把密云建設成為“綠色國際休閑之都”的發展定位,將休閑旅游產業作為密云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