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垃圾分類 究竟有多遠?
據相關資料統計,江西省九江城區每天產生各種垃圾400多噸,按每噸80元的處理費計算,一年需1200多萬元,在今后城區人口達到100萬人時,政府所投入的會更多。垃圾分類不僅耗資大,也影響環境質量。垃圾分類既可減少總量、節約處理成本,又能使資源再生,最主要是對環境的影響會更小。
然而,時至今日,江西九江市雖然在各主要街道安裝了垃圾分類回收箱,但卻沒有建立起相關的配套設施,不但造成了垃圾分類回收箱形同虛設,而且對九江市垃圾分類回收也沒有任何有益的幫助。那么垃圾分類回收離我們九江還有多遠?這成為了懸在九江市民心頭一個大大的問號!
A.垃圾分類雜亂 分類回收箱成擺設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從2008年開始,城區環衛部門便委托某廣告傳媒有限公司,投資120多萬元在城區主要街道陸續安裝了600個垃圾分類回收果皮箱。然而時至今日,這600余個分類垃圾回收箱雖然大部分保存完好,但卻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造成了無人問津的現象。
為了了解分類垃圾箱的實際使用情況,5月8日,記者在青年路、李公堤、環城路等地蹲點采訪。在李公堤近兩個小時的蹲點觀察中,主動到分類垃圾回收箱投遞垃圾的有11人,但其中按照分類投遞的沒有1人。
據前來扔垃圾的市民王阿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己并不知道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而且垃圾箱上雖然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個箱子,但并沒有做任何提示,所以很多人都只是把垃圾往箱子里面放。在記者的觀察中,李公堤上近10個垃圾分類回收箱上,幾乎沒有一個張貼有垃圾分類的簡單介紹字樣。
在環城路和青年路上,記者也發現了在整個果皮箱中,兩個回收箱所占容積不到整個廣告體的三分之一,垃圾投放口口徑偏細,幾乎都沒有指示文字,沒有其他吸引行人眼球的示意圖案、文字,也沒有對何為可回收物、何為不可回收物進行相關圖案解釋、文字說明等,完全靠個人的理解去投放垃圾,導致了很多人在投放垃圾時有不知道該投哪個垃圾箱的現象。
在整個分類垃圾箱中投遞的垃圾非常雜亂,瓜果皮、玻璃紙屑等混在一起,幾乎沒有任何分類的跡象。負責青年路段垃圾清掃的環衛工人陳尚華告訴記者,在他們平常清理垃圾時,都只是把垃圾一塊倒進垃圾車里運到中轉站,而且垃圾中轉站里也沒看見過有人對垃圾進行分類回收,都是直接裝車運送到垃圾填埋場進行填埋。
據了解,九江市的垃圾分類僅簡單地分為兩大類,一些有害垃圾———電池、日光燈管、電子材料等沒有專門分離出來。大多數環衛工人在清掏分類果皮箱后,未對兩大類進行分類清運,只是簡單地挑出其中有一定回收價值、可變賣的少部分廢棄物,其它的混裝后運往垃圾處理場,現運行的東郊垃圾處理場也無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和措施。
B.市民認識不足成垃圾分類最大難關
垃圾分類作為科學處理垃圾的第一個環節,看似不足掛齒的“小事”,它從一個具體側面反映一個城市的管理水平、市民的文明程度。垃圾分類應在源頭分類投放,并通過分類的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在市民中倡導一種環保意識,讓家庭中的垃圾分類成為一種自覺行為,首先讓市民了解什么是可回收垃圾。
市垃圾處理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我國,生活垃圾一般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房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處理方法主要有綜合利用、衛生填埋、焚燒和堆肥。市民應認識分類的作用,垃圾分類和綜合處理回收利用,可以減少污染、節省資源。
而目前九江市的600個分類垃圾箱的收集范圍僅限于街道門店投倒、行人扔棄的垃圾,垃圾分類的“觸角”還未沿伸到垃圾產生“大戶”———居民區、單位等。據調查,街頭產生的垃圾只占總量的5—8%,家庭生活垃圾占總量的50—60%,相對于整個垃圾量來說,這600個果皮箱的收集量所占比例非常小。因此只有示范意義,無法促進實質性的垃圾資源化、減量化。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目前造成九江市垃圾分類回收的另一大原因除了宣傳不到位、市民意識不高、垃圾分離困難等原因之外,另一大原因是九江市并沒有形成相關的產業鏈,只是由部分垃圾撿拾人和廢品回收站在從事垃圾回收利用工作,這就直接導致了九江市垃圾回收率不高。
C.垃圾分類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市民習慣于將垃圾存放在一個塑料袋內,滿了就一股腦兒扔進垃圾桶。要把垃圾先分揀再扔,實在太費事了,一時很難改掉習慣。
“垃圾分類投放,看上去是小事,其實體現的是一個人的素養。”市垃圾處理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垃圾分類是一項需要全民參與的事業,居民扔垃圾時應主動將垃圾分類,方便相關部門回收。另外,政府部門應加大宣傳力度,讓市民認識到何為垃圾分類,該如何分類,并拿出一些資金鼓勵企業主動回收可利用的垃圾。
據了解,為了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九江市相關職能部門已先行做了有益的嘗試和探索,加大垃圾分類工作的宣傳力度以多種宣傳教育方式,適時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讓市民認識垃圾分類的重要性、與環境保護的關聯性,掌握正確的、科學的分類辦法,杜絕亂扔亂倒行為;科學、合理確定垃圾分類標準等;配套垃圾分類收集、分類清運、分類處理的設施設備。
垃圾分類的目的是再利用,如果沒有后續的產業支持,垃圾回收很難真正落實。政府應引導組建相應的以經營垃圾回收物利用為主業的專門企業,以進入資源化利用的再生產流程。分類過程需要投入人力、物力,雖增加了分揀、收運成本,但減少了末端處理成本、增加了部分回收效益。增加了效益、降低了環境損害。業內人士認為,作為公共環境的維護者應通過財政補貼、制訂優惠政策、提供便利服務、設置專項獎勵等方式將這部分效益“讓利”給提供分類作為的垃圾投放者、回收利用生產者等,以穩步提高回收率,實現良性循環。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