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利用人工濕地處理污水受推廣
近日,2012“四川環保世紀行”采訪活動在該省南充市結束,在南充期間,采訪組一行走訪了該市高坪區城鄉生活垃圾中轉站、大通鎮污水處理工程等地。
作為高坪大通鎮陳灘子村4組的村民,趙中南是污水處理工程的受益者之一。
趙中南的地在污水處理工程下游,以前大通場鎮的黑色污水從西南方向流下來,直接流到村民的地里。“堿水重,把地都泡了。”
在工程建好后,西南方向多出了9道管口,將流下來的污水直接引入污水池,污水穿過近8畝栽滿植物的濕地后就成清水了。“現在的水像礦泉水一樣清,還可以用來直接灌溉地里的水稻。灌溉問題都不用發愁了。”
趙中南63歲,在工程剛剛建好時,他看到污水穿過濕地變成清水后一度不信,將此視為奇事,告訴了村里很多人。
大通鎮污水處理工程于去年12月建成并投入試運行,占地12畝,設計處理能力500噸每天。這一項目對大通廠鎮居民生活廢水進行統一收集處理,利用厭氧微生物和水生植物凈化污水,無任何機電設備。經過凈化處理后的廢水,一部分用于農業灌溉,其余部分排入陳灘子河。除了開始的建設費用外,后期費用幾乎為零。這些低能耗、高效率的利用人工濕地處理污水的方式在當地逐漸推廣。
此外,采訪組還走訪了馬家大院,這個建于1986年的拆遷自建居住區是典型的城中村,在環境綜合治理活動中,南充相關部門投資100余萬元,完成了道路硬化、維修改造化糞池、新修下水道等工作。現在的馬家大院“路平、燈明、水通、樹綠、潔凈、美觀。”
南充大百合高科技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基地形成的“豬—沼—農田”的循環利用系統,得到了胡善文和省環保廳副巡視員邵志軍的高度肯定。
據介紹,目前,南充市有2縣、16鎮、120個村成功創建“全省優美示范縣鎮村”,1縣、3鎮、12村榮獲“爭創環境優美示范城鎮鄉村先進單位”稱號,名列四川省市級城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網絡投票第二名,儀隴縣的環境治理工作經驗、南部縣的農村垃圾處理經驗、嘉陵區龍蟠鎮爭創經驗和南充公路鐵路河道沿線治理經驗,先后在四川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會上交流推廣。 .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