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答灰霾天氣七大疑問 機動車為北京污染禍首
近日,一則“京津冀灰霾檢出大量危險有機化合物”的報道引發網民廣泛關注,而報道來自中科院“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專項組之“大氣灰霾溯源”項目組相關科研成果。項目組報告執筆人、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躍思19日接受中國網事記者獨家專訪,解答網民對灰霾天氣的七大疑問。
疑問一:1月份為何突然出現如此嚴重的持續灰霾污染天氣?
王躍思:今年1月,罕見的連續高強度大氣灰霾污染席卷我國,涉及中東部、東北及西南共計10省區市,其中污染最嚴重是京津冀區域。
究其原因,首先是天氣過程少見。受大氣環流影響我國中東部偏北地區大氣異常穩定,冷空氣過程少且弱,濕度大但無降水,造成污染物極易積累疊加。這種天氣過程非常少見,30年才發生5次。但內因還是人類污染排放量大,在特殊天氣過程下就明顯暴露出來,造成PM2.5爆發式增長。
疑問二: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此次科研背景如何?
王躍思:據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監測數據統計,今年1月京津冀共計發生5次強霾污染過程,整個1月份北京只有4天晴好天氣。中科院大氣物理所“大氣灰霾溯源”外場觀測項目組對1月份強霾污染過程進行了全程追蹤觀測分析,并對最嚴重的第二次強霾污染過程(1月9日至15日)進行了成因分析研究。
疑問三:根據對第二次強灰霾過程的成因分析,灰霾污染到底有多嚴重?
王躍思:1月10日至14日,京津冀區域出現本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持續空氣污染事件。北京地區連續5天空氣質量指數級別為1天重度污染和4天嚴重污染,首要污染物為可入肺顆粒物PM2.5。在此期間,PM2.5超過2016年國家即將實行的一級標準(35微克/立方米)10倍以上。
疑問四:第二次強灰霾到底有何成因?
王躍思:首先是天氣過程和局地氣象條件極不利于污染物擴散;其次,西北沙塵氣溶膠疊加是另一重要原因,京津冀地區以石家莊、邯鄲最為嚴重;其三是北京周邊地區的傳輸;其四是局地排放,各種污染物同步升高、協同作用,導致污染物濃度非線性急劇增長。由于污染排放擴散受阻,北京城區典型的機動車排放源一氧化氮(NO)1月12日夜間一度高達310微克/立方米,是平時的8倍。
疑問五:如何看待“京津冀灰霾檢出大量危險有機化合物”?
王躍思:根據我們的檢測,北京城市大量的機動車排放是造成氮氧化物大氣濃度上升的原因,其危害不只是生產了無機硝酸鹽,與以往不同的是生成了大量的含氮有機顆粒物。
利用顆粒物化學成分解析技術,有機物被識別出了4類有機組分:(1)氧化型有機顆粒物(OOA),主要來自于北京周邊輸送;(2)油煙型有機物(COA),主要來自局地餐飲油煙排放;(3)氮富集有機物(NOA),(光)化學產物;(4)烴類有機顆粒物(HOA),主要來自于汽車尾氣和燃煤。
我們認為,本次污染過程最危險的信號是大量含氮有機顆粒物的檢出,它們是美國南加州上世紀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或顆粒物中有機組分相互反應,共同產生的有機含氮細顆粒污染物。
疑問六:灰霾天氣在部分人群中產生恐慌,如何正確認識灰霾天氣的危害?
王躍思:今冬灰霾天氣之多歷史少見,很多市民防護意識差,造成呼吸道病人成倍增加。空氣污染在短期難以治理的情況下,科學認識、積極正確的防護尤為重要。 最好的防護辦法是嚴重灰霾天氣不要外出,也不要開窗換氣,尤其是敏感人群,包括老人、兒童、感冒患者、哮喘病患者、灰塵過敏者等。
二是暫停一切戶外鍛煉,因為運動量加大會吸入更多的污染空氣,會對呼吸道造成更大傷害
三是外出戴口罩防護要有選擇性,年輕人可選戴對PM2.5過濾效率較高的口罩,但對心肺功能較差的人群不一定適用,尤其是老年人,會影響心肺供氧,易引發其他疾病。老年人可選用通透性較強的多層紗布口罩,利用氣流在紗布層之間的迂回,呼出的水汽就會粘附大部分顆粒物,尤其是能夠溶于水的硫酸鹽、硝酸鹽和含氮有機顆粒物,用過的口罩及時洗凈放暖氣上烤干。
疑問七:您對城市應對灰霾天氣有何建議?
王躍思:就北京而言,機動車為城市PM2.5的最大來源,約為四分之一。其次為燃煤和外來輸送,各占五分之一。因此,防止北京及京津冀強霾污染事件的發生,北京市重點要解決機動車道路擁堵問題;周邊區域重點解決燃煤的脫硫、脫硝和除塵及其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的控制。要高度關注柴油車排放和油品質量。
此外,油氣揮發和餐飲排放近年來有快速上升趨勢,應加緊控制,工業和地面揚塵應進一步改善。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