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成允:環保將成為關乎企業生死的“命門”
“今天在峰會上,國家發改委馬榮副司長對于水泥窯協同處置發展的見解和觀點具有戰略眼光,符合時代潮流,并且切中水泥行業發展需求。這確實讓我感到興奮啊!”透過銀絲邊的框架眼鏡,確實可以感受到他的喜悅與熾熱,瘦高身材,溫文爾雅,一口略帶臺灣腔調的普通話,迅速拉近了記者與這位遠道而來老朋友的距離,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透露出臺灣人民的“溫良恭儉讓”,他就是臺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辜成允。在剛剛結束的“2015中國國際水泥峰會”上,他接受了記者的專訪,并分享他的所思所想。
水泥行業的“冰與火之歌”
2015年一季度,我國水泥市場需求弱勢開局,累計生產水泥4.28億噸,同比下降3.4%,是本世紀以來首次在一季度出現負增長的年份,水泥市場價格也呈現逐月走低態勢,據有關數據顯示,一季度水泥市場價格同比降幅為13.5%,創下近7年來同期新低。國家發改委在4月29日公布的鋼鐵、有色金屬、建材、化工行業一季度運行情況顯示,水泥行業一季度實現利潤32.3億元,下降67.7%。
從臺泥來看,今年首季度營運狀況也較為嚴峻,對此,辜成允表示,從4月份開始,水泥的銷量有所恢復,并且隨著政府對于基建等方面的政策落地,有望實現水泥行業在今年平穩過渡。
當談到在2015年中國大型水泥企業領導人圓桌會議(“C12+3峰會”)上他表示“水泥行業在八年以后將面臨非常嚴峻的挑戰”時,辜成允也給出了更為詳細的說明。
在他看來,在未來8到10年之內,中國將建成小康社會,也有極大的可能躍居全球最大經濟體,在這一過程中,基礎設施建設將趨向成熟和完善,水泥市場需求面臨下降甚至“腰斬”。那么水泥行業如何應對?在他看來,這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必然,水泥行業和水泥企業不必悲觀,至關重要的是調整企業自身,以更加成熟和理性的狀態來應對。辜成允以臺灣地區和其它經濟體的發展為例,“達到這種狀態后,水泥市場需求有可能會下降40%~60%,比如臺灣地區水泥市場的需求在最高峰時曾達到2700萬噸,但近幾年都在1450萬噸左右徘徊,現在已經下行到1250萬噸左右。”
那么臺泥又是如何應對這一情況?又是如何勝出的呢?辜成允笑言,“這并沒有秘訣,更沒有‘華山捷徑’可走,簡單的來說就是‘嚴控成本、優化管理、科學規劃區位、注重環保’”。對于水泥企業的環保問題,他表示,在經濟新常態環境下,內外部環境都要求水泥企業必須扎扎實實做好環保,這甚至將成為關乎企業生死的“命門”。此外,辜成允對“臺泥要爭取在大陸一億噸水泥市場份額的目標”做了特別說明,“大陸地區水泥市場的集中度還將繼續提高,而臺泥將繼續向‘一億噸市場份額’的目標邁進。對此,臺泥仍將以并購為主軸,繼續在西南、華南地區尋求并購重組。這其中的關鍵因素是所并購重組的水泥企業或是熟料生產基地是否優質以及其在未來的市場競爭力如何,如果其具備這樣的條件,即使在市場下行環境中,臺泥也會堅決出手,反之,則堅決不做。臺泥對于并購重組是成熟和理性的,不追求速度”。
更好的解決方案:整合垃圾焚燒發電廠與水泥廠
傳統觀念中,垃圾焚燒發電廠與水泥廠可以說是“風馬牛不相及”,但有效地整合水泥廠與垃圾焚燒發電廠,就可以實現節約成本和更加環保的雙重利好,并且,辜成允認為現階段在大陸水泥領軍企業的工藝技術和設備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并且社會民眾對于循環經濟的認知度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臺泥將致力于在大陸推廣這種模式。據辜成允介紹,臺泥在大陸的第一個相關項目已經落地貴州省安順市,規劃將于今年8月建成投產。
那為什么這種處理城市生活垃圾、固廢和污泥的方式是一種更好的解決方案?
簡單的說,垃圾焚燒發電的過程中有這么幾個環節:焚燒垃圾,這時所能達到的溫度僅為700~800℃,會產生有毒氣體二噁英;因此必須增加補燃設備,讓溫度超過1000℃,分解二噁英;之后才到余熱發電、掩埋和處理灰渣。而如果將水泥廠與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整合,則會具有以下優勢:第一,水泥窯的溫度能夠達到1300~1500℃,因此在水泥窯系統中,生活垃圾、固廢和污泥等經過煅燒后產生的二噁英可以得到分解;第二,水泥廠配備余熱發電裝備機組,解決了水泥廠和發電廠重復安裝、資金重復投入的問題;第三,水泥廠處理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粉塵等裝備和技術工藝已經相對成熟。第四,水泥廠可以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將垃圾焚燒發電時產生的含有重金屬的灰渣進行處理和使用,成為水泥的原材料。
燒發電廠,可以實現城市生活垃圾、固廢和污泥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目的,是更為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通過水泥窯協同處置的方式,有效降低了成本,最為重要的是降低了二次污染的可能性。
臺泥在水泥窯協同處置的獨到之處
“水泥窯協同處置的概念源于臺泥”,辜成允驕傲地表示,并且他對各大領軍水泥企業大力發展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表示認同和支持,“大陸居民的生活垃圾絕不是臺泥一家就能夠解決得了的,這需要有領軍水泥企業形成合力。”
那么臺泥是如何發展水泥窯協同處置的?在辜成允看來,發展水泥窯協同處置需要水泥企業兼具“硬實力”和“軟實力”,這是社會民眾能夠看得見、感受到的。“硬實力”是指相關技術工藝和裝備設施,而“軟實力”關乎社會和民眾對水泥窯協同處置的接受度和認可度,這需要水泥企業做好細節。辜成允介紹了臺泥在臺灣地區的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是如何消除民眾對于垃圾處理的反感和抵觸情緒,并進一步贏得社會和民眾的理解與支持。
“臺泥在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中堅持做好細節,力爭與民眾形成良性、健康的關系。簡單的來說,最基本的是有效解決垃圾臭味和垃圾水分處理等操作環節的工作;而在營運方面就更需要注重細節,例如垃圾進場的道路設計、與周圍居民的溝通與交流等,都需要用心、扎扎實實去做。現在,臺灣地區的民眾會前往臺泥的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配套建設的餐廳用餐,甚至很多步入婚姻殿堂的新人將其作為婚紗攝影景點?梢哉f,當水泥企業讓民眾形成‘垃圾處置設施對自身居住環境是有利的’的觀念時,這就是水泥企業的成功。”
臺泥具有成熟的營運水泥窯協同處置的經驗,西進大陸水泥市場開展相關業務也是題中之義,并且在“2015中國國際水泥峰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副司長馬榮的講話更加堅定了辜成允的信心和決心,“臺泥非?春盟喔G協同處置在大陸的發展前景,“馬榮副司長在發言中表示,國家發改委將認真落實好《關于促進生產過程協同資源化處理及產業廢棄物工作的意見》,完善發展改革委牽頭,科技、工業、財政、環保、建設、能源、物價等部門參加的部門協調機制。在‘十三五’相關規劃中,根據各地廢棄物處理能力需求和可協同處理設施現狀,統籌考慮水泥窯協同資源化處理。會同有關部門適時開展水泥窯協同處理垃圾的試點及評估工作。我也非常認同她提出的‘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是中國水泥行業的必然方向,也是中國水泥行業轉型發展的神圣使命’的觀點。”可以預見的是,臺泥將尋求更多的機會與地方政府展開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的合作洽談。但是,讓辜成允感到“美中不足”的是目前對于水泥窯協同處置的配套政策仍不夠完善,縱使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更加科學和有益環保,但地方政府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放棄這一“最佳選項”,“我很期盼,國家發改委能夠在‘十三五’期間出臺更強力的支持政策,推動地方政府更為積極地采用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的方式。”
碳捕捉源于“永續經營,永續地球”的理念
說到溫室效應、全球氣候變暖等問題,可以說無人不知其“罪魁禍首”是二氧化碳。眾所周知,人類社會發展至今,燃燒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是主要的能源獲取方式,但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和粉塵等。通過相關技術和設備,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粉塵的排放已經被有效減低,但唯獨沒有針對二氧化碳排放的“良方”。而臺泥終于讓這一“夢想照進現實”。
“碳捕捉”是何方神圣?簡要的說,這項技術是將石灰石(碳酸鈣)以及氧化鈣的反應進行反復循環,能捕捉90%以上的二氧化碳,并且利用被捕獲的二氧化碳培養微型藻類,微藻是制作生物柴油、化妝品、保健品等的原料,僅以是實驗中的微藻生產蝦紅素來看,每公克蝦紅素價值2萬元新臺幣,經濟價值極高。此外,可以銷售給碳酸飲料企業、做化學原料以及生產電子產業的清洗劑,或是打到地底下,用壓力差引出天然氣和石油等。
那么臺泥又為何會開始碳捕捉技術的研究呢?臺泥在臺灣花蓮縣的和平廠備受關注,它是全球第一個將循環經濟整合在一個水泥工業區的案例。但由于無法捕捉二氧化碳這唯一的“不足”,臺泥于2012年與臺灣工研院展開合作,在和平廠設置“鈣回路碳捕捉”實驗工廠。在2014年,這項技術獲得了有“發明界奧斯卡”之稱的美國R&D全球百大研發獎,原因之一是碳捕捉的成本由此前的100~120美元/噸,降至60元/噸。而辜成允在采訪中透露,臺泥已經與臺灣工研院開始了第二階段合作,碳捕捉設備擴大了15倍,這意味著具備了商業化的可能性。他樂觀的表示,在3年之內,與之配套的碳捕捉整體裝備將問世。
事實上,臺泥正在形成一種全新的水泥生產模式——以高溫(1800℃)作業的水泥廠、發電廠和垃圾焚化廠為基礎,全面資源化能源回收,尾端產生的二氧化碳,利用“鈣回路碳捕捉”技術捕捉90%以上的二氧化碳。業內人士認為,未來這一商機很可能大過水泥制造業本身。對此,辜成允表示,“臺泥發展碳捕捉技術對水泥行業而言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將有效推動水泥行業的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同時也可為其它相關行業所用,碳捕捉確實是一大商機,但這并不是臺泥的唯一出發點,我們在考量自身核心價值與經營理念時,認為經濟效益應該為‘永續經營,永續地球’服務。”
臺泥對社會和公眾負責,積極應對問題
提到臺灣花蓮縣的和平廠,可能很多人會提出這樣的質疑,“為什么和平廠會因為生煤許可證問題飽受爭議?”
對此,辜成允給予了充分和詳細的說明,“和平廠在建成之后就已經申請到了生煤許可證,但由于行政人員工作上的疏失沒有及時向有關部門申請更新,最終導致了該許可證過期。對此,臺泥已經于第一時間采取了一系列補救措施:一,立即更新生煤許可證;二,對相關負責人按照公司的規章制度給予相應的懲罰;三,臺泥作了深刻自我檢討,并向社會和公眾致歉和披露真實的情況;最后,為了避免類似的行政疏失再現,臺泥將建立一套管理相關許可證和牌照的信息管理系統。
此外,辜成允特別強調,“臺泥作為一家優質的水泥企業,一直以來都以積極和認真負責的態度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但無法保證萬無一失。在出現問題和疏失的情況下,臺泥絕不會掩飾真相,而堅持以透明、直接和解決問題的態度來面對,積極承擔相應的責任,并給出解決方案,做到對社會和民眾的負責。臺泥將以最負責的態度進行自我改善和自我防弊,面對問題絕不搪塞。”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