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生態修復工程 長三角:綠水青山美景重現
圖為一艘游船行駛在太湖圖影濕地內的水面上。新華社記者徐昱攝
本報北京5月21日電在中國第一大經濟區——長三角地區,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態環境卻日益惡化。怎么辦?十八大報告指明出路:“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
寸土寸金的上海,為了建成生態宜居城市,近年“擠”出了許多綠地或街心花園。2014年末與1998年相比,中心城區綠化覆蓋率翻了一番,市民出門500米必見“綠”。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黃沈發入職25年,參與并見證了上海蘇州河水環境治理、世博園區土壤修復等重大工程:“從最初著眼于‘點’的‘三廢’治理,逐步走向綜合整治,走向環境建設、整體生態體系的修復。”
“這幾年,太湖又像我們小時候那么美了!”家住江蘇無錫馬山鎮朝霞新村的黃阿姨,每天會步行半小時到太湖邊散步,涼風習習,岸青水綠。2013年8月,江蘇在全國率先編制印發省級《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規劃》,蘇州、無錫等市也配套建立起市級生態補償機制,蘇州每年補償資金超過7億元,無錫年補償資金也超過2億元。
10年前,礦山多、水泥廠多、噴水織機多、蓄電池企業多,南太湖之濱的浙江省長興縣,一度成為環境差的代名詞。如今群眾“下太湖游泳”“河港里淘米洗菜”的景象重現,空氣質量優良率從77.8%升至90.7%,森林覆蓋率達到51.3%,2014年摘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生態縣”稱號。
“10年來,安徽已累計投入資金近28.4億元,完成193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完成治理面積約40平方公里。”安徽省國土廳資源恢復整治處處長陳麗民介紹說。曾經因采礦一度千瘡百孔的火龍山,如今又是綠色滿眼。
“對高污染、高能耗企業,該淘汰的淘汰、該調整的調整、該提高的提高,這是治本之策。”浙江省環境保護科學設計研究院副院長金均說,在此過程中肯定會有經濟損失,但是通過這樣的整合,騰出空間,有利于長遠發展。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