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污水處理如何建得起用得起?
一直以來,農村污水受限于資金、技術等,難以得到有效處理。為廣大農村的生活污水處理提供環保節能、低成本、易布局的解決方案是業內關注的重點。
日前,記者來到位于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新店鎮呂塘村林邊池塘,看到一套污水處理設施。這套設施由上部的太陽能板和水處理設備組成,污水經處理后就直接流入一旁的池塘。
威士邦(廈門)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士邦”)的董事長王俊川告訴記者,這種農村污水處理技術在降低處理成本方面有優勢,可以讓農村既建得起又用得起。
污水處理后進魚塘?
選用“林邊截污”與“魚塘截污”,就地
處理和回用,出水水質達到一級B標準
記者了解到,以往每年五六月份,由于呂塘村民加工地瓜粉,很多污水順著排水管道直接排入了魚塘,經常出現死魚現象。自從安裝了污水處理設備后,魚塘水質有了明顯改善。“今年安裝了污水處理設備后,五六月再沒有死魚。”魚塘承包者洪重慶說。
據了解,威士邦采用的是分散式一體化處理模式,可以對農村污水進行就地處理和回用。
同時,呂塘村選用“林邊截污”與“魚塘截污”結合的截污方式,建設截污管網,把絕大部分排污口的污水截留,采用MBR(膜生物反應器)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結合太陽能發電技術,在呂塘村的林邊水塘建設公園式污水處理站,讓全村污水經處理后的出水水質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一級B標準。
降低運維費用是“利器”
采用太陽能供電技術,電能自給自足
運用“蛛網”云數據模式,減少運維人員
據了解,農村污水處理的維護成本始終是問題,其中電費和人工成本是一筆很大的支出。而威士邦的處理設備,是廈門市唯一采用太陽能實現能源自給自足的污水處理設備,被認為可以破解目前我國農村鄉鎮污水處理設施“有錢建設,沒錢運行”的難題。
“這首先得益于這套設備環保節能的特點。”威士邦研發部負責人雷斌告訴記者,屋頂采用太陽能板,一物兩用,可節約電費支出。“現在,林邊村網點電源不僅能自給自足,還有多余部分可以賣給電網。”
同時,成本控制也是降低污水處理成本的有效方法。公司總經理江素梅為記者算了一筆賬:以擁有100個村莊的縣為例,每個村安裝一套污水處理設施,如果按照傳統的運行管理模式,每個縣至少需要配置100名維護管理人員,以每人月薪1000元計算,每個縣每年單運管人員的費用支出一項就高達120萬元。而采用威士邦的“蛛網”云數據中心模式,則只需在這個縣設置一個云數據分處理中心,配置2~3名全職專業的運管人員即可。
“這種模式下,一個縣單運管人員的費用每年就可以節省100萬元以上,全職的運管人員還有明顯的專業優勢,能為污水處理設施提供更好的服務。”她說。
值得一提的是,與眾不同的污水處理模式也催生了獨特的商業模式:EPC+O(工程設計、采購、施工、運營、維護)。王俊川解釋說,具體地區、具體項目可以根據不同的項目情況,選用最適合的合作模式。“EPC+O模式在克服單純EPC模式弊端的同時,能兼顧項目參與各方的利益,實現多贏。四川省樂山市、河北省唐山市,重慶市,福建省三明市等地都在推廣這套污水再生器設備。”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