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霧霾預測:數據成本高企,變現前景待考
一年半以前,IBM中國研究院成立了一個新的團隊,團隊成員在中國50多個人,一半來自高精數學領域,一半來自氣象領域,該小組致力于IBM一個為期十年的研究計劃“綠色地平線”。
他們瞄準了霧霾。對抗霧霾的世界科技巨頭不僅有IBM。2014年,微軟宣布與中國環保部共同開發了空氣質量監控系統。
2016年1月1日,環保部官網悄然出現了一個“全國空氣質量預報發布系統”專欄,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要完成區域、省、市級重污染天氣監測,下一步重點區域的每一個地級市都開展空氣質量預報預警能力建設。其他地區的城市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自主建設空氣質量預報系統。
這意味著省、市級,甚至更基層的政府機構,將為空氣質量預測技術買單。國外巨頭以外,更多國內的創業團隊加入進來。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預測技術的規范性、權威性,是能否形成商業化前景的重要前提。
霧霾生意的門檻
“這就是發生的一個轉機,對我們也是一個利好消息”,在王蘊剛看來,環保部官網上線的這一發布系統,之于自己是一個更開闊的市場。
2014年,王蘊剛成立了佳格環境咨詢公司,基于環境數據提供監測服務。2015年開始,他將公司產品由實時監測轉型到預測領域。
但過去這一年的轉型卻舉步維艱,之前的合作伙伴很多還并未意識到這種需求。
“(這種服務)非常不錯,但是今年沒有這個需求”,“看看未來我們可不可以來進行(這種服務的)合作”……王蘊剛向合作伙伴提出預測服務的時候,對方都顯得格外謹慎。
在他看來,預測系統平臺的推出,或許正是一個轉折點。
而有了市場前景,從監測到預測的這門生意并不好做。“這個門檻完全是另外一回事,要砸入更多的(成本)。”王蘊剛說。
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預測方面目前主流方式包括統計預報,以及數值預報。
統計模型就是根據歷史上的一些突發事件,歷史趨勢來推算以后,是一種基于過去推演現在和未來的方式。數值預報,要應用更多的氣象、化學知識,了解機動車、建筑工地等日常排放位置。
上述工作人員介紹,數值預報的特點是“能看到整個污染物的變化和空間分布,但計算量大耗時費力,對污染源要求高”,統計預報的特點是“快”。
事實上,提高預測精準度需要兩種方式結合,以及“潛勢預報”方式來過濾上述預報方式產生的誤差。
目前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采取的是三種模型結合的預報方式,“(除了多種方式形成的)客觀預報產品,還要多方專家會商”,上述工作人員表示。
數據成本
毫無疑問,無論哪種建模分析,其基礎是具有價值的大數據。
以IBM為例,其預測分析技術的數據主要包括以下幾類——地面監測點數值,遙感衛星數據,污染源數據,交通信息數據,經濟工業數據,同時還納入社交媒體上的污染信息數據。
但一直以來,獲取數據都是個很耗費時力的事,國內一些環境類公益組織通過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的方式,將更多的數據搜集整理。
“(目前公開的)數據不太夠,最關鍵是開放數據,”上海青悅環保創始人劉春蕾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而數據開放之后,產生商業價值也并不容易,數據質量,數據種類都要達到一定的程度。”
為了更準確的建模、預測,一些數據需要更大的成本,比如,精準的排放源數據,以及氣象數據。
IBM與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成立了“聯合創新實驗室”,同時,還與國際其他地區的氣象中心合作獲取更高精度的遙感數據。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IBM對外宣布以20億美金收購TheWeatherCompany(天氣公司)的數字業務,后者是美國一家提供氣象預報、內容和數據的公司。
根據美國商業資訊報道,2013年該公司宣布與中國氣象局(CMA)旗下的華風氣象傳媒集團合作,通過旗下DataCloud技術處理全中國的氣象數據。
誰來買單
一方面是第三方公司在監測市場上的空間或不斷縮小,另一方面是看到了預測市場新的商機,王蘊剛決定嘗試公司業務轉型。
而相比企業端(toB模式)和個人應用端(toC模式),眼下,這個市場的應用主力仍然是政府端(toG模式)。
目前,IBM與北京市環保局、河北省張家口和保定市合作抗霾項目,以及在2020年冬奧會之前做前期規劃和應對方案。
“政府在積極治理、統籌、管理,IBM則提供技術專長,與本土合作伙伴層面對中國本地的情況有更多的了解,提供業務支持。所以技術應用還是要和實踐結合起來。”綠色地平線一位研究人員介紹。
除了與中國環保部簽訂了協議外,微軟還與福建和成都的環保局展開合作。
國內一些空氣質量監測與預測公司,將地方政府作為最重要的客戶群之一,為其提供技術與咨詢服務。
在預測系統中,環保部并未明確要求各地采用什么預報技術和相關設備,業內人士認為,目前看這會是個由市場決定的領域。
而此前,預測技術公司需要在合作中取得政府的信任。
2015年,佳格咨詢已經與某省級環保部門進行了項目對接,為其提供環境監測服務,該項目前期成本近100萬,“單個政府項目可以實現盈利”,在預測領域,投入成本會相對高。
除了政府層面,“綠色地平線”也在嘗試更多與企業合作的方式,比如與河北中康韋爾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為政府提供空氣預測服務;去年與中網戰略合作,在賽事期間逐時預報空氣質量。
同時,環境數據與監測、預測技術,也是互聯網巨頭尋求這些技術團隊合作的新切口。
百度地圖設計了針對戶外運動、健康出行的霧霾預測產品,正是基于百度的定位技術,與合作方的霧霾預測技術。
阿里巴巴曾與中國氣象局戰略合作,將海量氣象數據應用到阿里集團地圖、物流等業務中,其公益基金幫助環保機構,以推動環境數據公開化。
2016年,王蘊剛的合作對象定位在中大型企業,“找有氣象方面優勢的企業,我們提供污染分析方面的優勢,各取所需,這是一個比較好的模式”。
變現前景待考
雖然一些企業看到了預測技術的價值,但王蘊剛認為,要真正變現,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仍然需要時間。
在他看來,霧霾效應帶動空氣凈化器、口罩市場價值增長,是民眾愿意為這件事情消費,而個人消費帶動預測技術市場發展,目前看還是個十分模糊的前景。
而這一具有長尾效應的市場蛋糕,對于初創型企業來說更加艱難。
“toC模式做市場推廣的成本很高,對于專注技術核心的小企業需要通過互聯網巨頭等相關企業的合作,利用他們的平臺將服務直接傳達到老百姓移動終端上面。”王蘊剛認為。
同時,“預測”之外,巨頭技術型研究機構瞄準的是預測之后更廣闊的市場可能性。
2015年12月7日,北京市首次發出霧霾紅色預警,這意味著,中小學生要停止上課,汽車要遵循限號出行,某些污染性工廠要停工……面臨霧霾,城市需要機制性的調整。
“當大家的注意力都在預測應用上時,跳出這個注意點,更大的問題在后面,如何節能減排,這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IBM的一位研究人員說,“我們要追求的是,讓經濟和空氣質量之間達到一個最優的平衡”。
一方面是預測,一方面是決策支持,在與北京市環保檢測中心的合作中,IBM輸入的是“解決方案的組合”。
IBM工作人員打了個比方,“就像一個小孩成長過程中就是不斷地試錯、學習、積累,越來越聰明,依靠這樣一種自學機制不斷地提升。(綠色地平線)就是用這種機制來助力能源和環境行業問題的一個應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