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好,地球家園才會好
背景圖為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自然保護區內的濕地。(資料圖片)
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保護濕地就是保護人類生存的家園。9月19日至24日,由南京大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濕地公約履約辦公室、國際生態學協會、中國生態學學會、濕地國際中國辦事處共同主辦,常熟市人民政府與南京大學常熟生態研究院承辦的2016第十屆國際濕地大會在常熟舉行。
每4年舉辦一次的國際濕地大會是濕地科學與應用領域中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國際性會議,這是首次由亞洲國家獨立舉辦,來自72個國家和地區的約800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參會。此次大會為研討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濕地生態系統管理等熱點問題提供了交流共享的平臺。
正視濕地減少和弱化
參加本次國際濕地大會的專家有:國際生態學協會濕地工作委員會聯合主席、國際生態學協會濕地工作組聯合主席、國際濕地公約秘書處副秘書長、濕地科學家學會會長、濕地國際CEO、原國際生態工程協會主席、德國生態工程協會會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等。
在與會專家們看來,世界范圍內仍然存在濕地大幅減少和弱化的趨勢,必須要重視濕地的重要性,時刻不忘加強對濕地的保護。數據顯示,過去的40年間,由于農業開墾、城市化、水資源過度開發和氣候變化,直接或間接導致世界上超過40%的濕地消失。
濕地與森林、海洋并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具有保持水源、凈化水質、蓄洪防旱、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功能。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生態經濟學家StevePolasky認為,自然界為人類提供了生態系統服務,濕地對養分循環和凈化水質、防洪、地下水補給和維護基流、提供物種棲息地很重要。荷蘭烏得勒支大學教授、國際生態學協會濕地工作組聯合主席JosVerhoeven就“濕地作為生物地球化學熱點影響氣候和水質”作了報告。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也強調,目前,中國有3億人直接依賴濕地生存。每公頃濕地每年提供綜合服務價值11.42萬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全球都在竭力探尋保護利用濕地之道。已有169個締約國的《濕地公約》,已從1971年簽訂之初以保護水禽棲息地為目標,發展到現在以保護生態系統和發揮其服務功能、實現濕地的可持續利用為目標。目前,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主要采取三項措施加強對濕地的保護與管理:一是制定并完善濕地保護政策和法律法規;二是建立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等濕地自然保護體系;三是通過自然修復或人工措施恢復濕地生態系統及其服務功能。
中國近年來也同樣面臨著濕地的減少和弱化問題。與會專家呼吁,應盡快出臺國家層面的濕地保護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濕地公約履約辦公室主任馬廣仁表示,應該從國家層面上給濕地劃定保護紅線,才能破解濕地建設和保護的障礙。
保護濕地要與時俱進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在對濕地的保護、恢復、利用等方面已經有了不少創新的認識和做法。
作為本次國際濕地大會的一項重要成果,國際生態學協會濕地工作委員會聯合主席EugeneTurner在閉幕式上宣布了《濕地常熟宣言》。《宣言》闡述了濕地的全球性意義、濕地與城市的關系、濕地對于人類發展的重大意義以及濕地評估、濕地與互聯網的聯系。《宣言》對各部門和各機構在農業、規劃、流域管理、城市管理等多個方面發出了呼吁,既體現了國際需求,又具有中國特色,有利于在全球范圍內推動對濕地的保護和利用。
濕地+互聯網分會場邀請了濕地生態研究專家、濕地公園管理工作者、智慧旅游行業專家參與,聚焦如何將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智慧濕地進行有機融合,打造智慧濕地科學體系。專家認為,當旅游成為一種常態化的生活方式,濕地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濕地的可持續發展必須依托于“互聯網+”的智慧手段,將互聯網深度融合于濕地的科普、保護和恢復利用等環節,促進濕地旅游的轉型升級。智慧濕地建設,將成為協調濕地保護與發展的引擎,同時也是促投資、穩增長的生力軍。
濕地與城市論壇分會場就城市濕地的功能、機遇和挑戰進行了論述,介紹了海綿城市和濕地的關系。“健康濕地、美麗家園”的觀點讓人耳目一新。該分會場呼吁要重視自然資本核算的意義,突出濕地為城市提供服務的功能,強調城市需要保護濕地,提出濕地建設與保護要與城鎮化進程結合起來。
此外,關于生態濕地技術、濕地網構建、植物配置、人工濕地、水生態修復等方面的新技術及案例的講解,專業化程度很高,充分體現了大會的學術特色,也使聽眾受益匪淺。
“中國實踐”受到肯定
800多位全球濕地研究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匯聚常熟,這是國際濕地大會的魅力,也是對中國近年來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肯定。目前,中國已建立49處國際重要濕地、600多處濕地自然保護區和1000多處濕地公園,共有2391萬公頃濕地得到不同形式的保護,濕地保護率由10年前的35%提高到46.8%。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校長陳駿說,2013年,南京大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濕地公約履約辦公室的支持下,獲得了第十屆國際濕地大會的舉辦權。南京大學是最早開展濕地科學與生態學教學研究的中國大學,被譽為國際濕地科學研究與技術研發三大中心之一。
大會的承辦地選在了常熟。常熟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濕地特色顯著。常熟市委書記王飏說:“這也是對我們長期重視濕地保護與建設的肯定。”常熟既有“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的寧靜清遠,也有“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大氣磅礴,這與濕地大會主題相得益彰。
為了更好地展現中國推進濕地建設的成果,大會期間,“中國濕地建設成就展”同步開展,利用圖文展板、播放宣傳片等多種方式,對中國濕地概況、濕地保護恢復、濕地法規政策、生態補償等內容進行了系統介紹。展覽受到了與會嘉賓的普遍關注,尤其是中國第二次濕地普查成果,讓不少嘉賓駐足拍照留存。
眼見為實。9月22日,大會特意安排了一天的科學考察活動,讓與會中外嘉賓現場感受中國的濕地建設成就。
在常熟新材料產業園生態濕地,參觀者看不到污水,聞不到異味。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教授ClausLindenblatt十分驚喜地表示,“這里運用植物系統來處理污水,沒有添加化學物質,處理效果非常好。這種小型生態系統既美化了環境,又節約了水資源,非常棒”。
沉海圩以自然河流為紐帶,將分布于其中的核心濕地區、稻田濕地區、果林種植區、村落生活區、公共服務區連接起來,形成了集濕地自然環境、濕地農業生產、濱水鄉村生活、休閑旅游觀光為一體的鄉村濕地風貌。第一次來中國的荷蘭水資源研究專家RuudKampfRekel說:“這里真漂亮!跟荷蘭的鄉村有相似之處,環境優美,空氣清新。”
京劇《沙家浜》讓常熟的沙家浜聲名遠揚。如今的沙家浜,蘆葦蕩成了候鳥的天堂。杜克大學濕地中心的專家CurtisRichardson在實地考察后告訴記者,水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沙家浜就是人與水和諧相處的一個典型范例,“除了水,濕地的生態還需要植物、動物、微生物的共同參與。更重要的是,濕地環境的營造和保護需要人的支持,沙家浜濕地的建設離不開人,人的參與讓這里的環境變得更加美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