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忘了腳下的“大熱源”
近年來,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電荒、水荒、油荒接踵而至,“能源危機”已成為人們心頭揮之不去的陰霾。而來自能源專家的建議卻令人為之一振,要切實緩解“能源饑荒”,用好我們腳下的地熱資源,不啻為一項應急之策。
在新能源領域“嶄露頭角”的地熱能產業受到人們關注。“地熱資源具有清潔、高效、穩定、安全等獨特優勢。”中國工程院院士多吉認為,在所有可再生能源中,地熱資源的可利用效率最高,利用系數達到80%,能夠在治理霧霾、節能減排、調整能源結構等方面發揮獨特作用。
地熱資源是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目前,可以判明的地熱資源有以下幾類:以蒸汽為主的地熱資源、以液態水為主的地熱資源、地壓型地熱資源、干熱巖體型地熱資源和巖漿型地熱資源等。前兩種稱為“水熱型”地熱資源,是目前國內外地熱資源開發的重點;后兩種統稱“干熱型”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尚不普遍。
數據顯示,全球5千米以內地熱資源量約4900萬億噸標準煤,中國地熱資源約占全球資源量的1/6,其中可利用的淺層地熱能每年達3.5億噸標準煤,減排5億噸二氧化碳;中深層地熱能每年達6.4億噸標準煤,減排13億噸二氧化碳;干熱巖現正處于研發階段。在能源消費結構中,地熱資源利用每提高1%,相當于替代標準煤375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9400萬噸。
目前中國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可分為發電和直接利用兩個方面。高溫地熱資源主要用于發電,中溫和低溫地熱資源則以直接利用為主,對于25攝氏度以下的淺層地熱能,可利用地源熱泵進行供暖和制冷。全國現有溫泉2700余處,已開發利用約700處;現有地熱田1048處,已開發利用259處;地熱開采井1800余眼,每年地熱(水)開采量約3.68億立方米。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能源需求與產出的缺口明顯增大。由于國內能源消費結構不合理,主要是以煤炭等不可再生資源為主的傳統結構。消耗的多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而此類能源不僅“挖一點少一點”,而且很不環保,造成環境污染。
據世界銀行估算,能源消費對環境造成污染所帶來的損失,要占到GDP的1%,大概在1000億美元左右。而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可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地熱資源呢?專家們指出,地熱是一種“三位一體”的資源,有熱、水、礦物質,用途很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調負荷在整個用電負荷中所占有的比例越來越大,甚至已成為威脅電網安全的“殺手”。而如果利用地源熱泵,可以節約25%~50%的電能。地源熱泵不僅能取暖,也可以制冷。據專家介紹,目前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利用熱泵技術,把“恒溫層”中的水抽出來,然后再排回去;另一種則是土壤源熱泵,并不抽水,只是在地下埋管、吸收熱能,并不消耗水。而不管采取何種方式利用地熱,利用的只是地熱的熱能,并不消耗水。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