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中的耐藥基因其實并不那么可怕
環境問題和公眾健康直接相關,有關環保的言論自然也容易引發廣泛關注,中間也不乏一些不實信息。近期,有關霧霾的一些謠言被熱炒,不僅影響了公眾認知,也干擾了環保工作的正常開展。本報今日起開設《真相》欄目,針對有關環境問題和環保工作的不實傳言推出求證式報道,通過采訪專家、權威部門相關負責人,及時對有關環保的不實信息、虛假新聞或離奇觀點進行糾正和批駁,以正視聽。
◆本報記者李軍
瑞典研究人員在日前的一篇論文中提到,從北京一次霧霾天的14份空氣樣本中檢測出抗生素耐藥性基因。國內有媒體在報道中就此推論出呼吸這樣的空氣會導致藥物失去作用的結論。消息一出,引發輿論廣泛關注,有人甚至擔心呼吸這樣的空氣會被感染致病。那么,真會如此嗎?本報帶你一起探究真相。
疑問:空氣中的耐藥基因會使人體產生耐藥性嗎?
今年10月,瑞典哥德堡大學抗生素耐藥性研究中心的喬奇姆·拉爾森等4位研究者在《Microbiome(微生物)》期刊發表了《人、動物和環境耐藥基因組的結構與多樣性》論文,其中提到,相比泥土、水等外部環境要素,北京空氣中的微生物群落含有的已知抗生素耐藥基因種類最多,平均有64.4種,其中包含一些針對碳青霉烯類抗生素的耐藥基因。論文中將碳青霉烯類抗生素稱為“一種可最后求助的抗生素”。
對于這項研究,國內少數最先報道的媒體把耐藥基因直接等同于耐藥細菌,直呼“北京等地霧霾中發現耐藥菌,人類最后的抗生素對它束手無策”。很快,大量網絡和新媒體轉載、評論,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很多人擔憂,霧霾中發現的抗生素耐藥基因,會不會使人體產生耐藥性,或直接對人體產生危害?
對此,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朱寶利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空氣中的耐藥基因進入人體的幾率小之又小,而且必須傳給致病菌才行,所以空氣中發現耐藥基因離影響人體健康非常遠。簡單說,空氣中發現的耐藥基因對人體是不會有害處的。
朱寶利是國內權威耐藥細菌研究的專家,主要從事病原微生物比較基因組學、腸道微生物元基因組學、人類疾病與免疫基因組學等方面研究。他強調,瑞典學者分析的東西,與臨床耐藥基因不一定有關系。耐藥基因對人體健康沒有一點影響,就跟平時講的基因一樣,沒什么區別。
此外,朱寶利指出,空氣中的耐藥基因,在量上也比較少,上萬升的空氣里,才有那么一點,并且會隨著風刮走,沒有什么太大問題。
從事環境與健康研究20余年的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污染與健康研究創新基地首席專家、研究員張金良和楊立新博士告訴本報記者,耐藥基因廣泛存在于環境中,耐藥基因只有進入并整合到病原生物或者致病菌中時,才有可能導致人類耐藥菌的感染,并降低抗生素的治療效果,即所謂的超級耐藥菌感染等問題。
據張金良介紹,瑞典學者采用宏基因測序技術檢測耐藥性基因,即直接從樣本擴增特定的DNA分子片段并測序,與已知細菌耐藥性基因進行比對確定,這樣檢測出的耐藥基因有可能來自活的細菌或者死掉的細菌,甚至是已經破裂的細菌殘片等。這和刑偵上通過檢測對比犯罪現場遺留的DNA尋找嫌疑犯的原理類似。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抗感染科主任醫師、全國細菌耐藥監測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鄭波教授也表示,論文中提到的檢測只是基因片段。目前,霾中存在耐藥基因會否引發細菌耐藥還缺乏證據,更不要說致病。因此,沒有必要因空氣中發現耐藥基因片段而恐慌。
在霧霾空氣中檢測出耐藥基因,更加深了人們對霧霾的恐懼。這是否意味著霧霾是造成耐藥的元兇之一呢?
對此,鄭波解釋說,霧霾對人類健康是有危害的,但目前沒有證據表明霧霾造成耐藥細菌或耐藥基因的流行。環境中耐藥基因一直有,并不是因為有霾才有耐藥基因。
對于研究的結論,拉爾森本人在一份名為“對北京霧霾中耐藥基因的相關研究結果說明”中稱,盡管這個研究為耐藥性基因可能的傳播途徑提供了新的信息,但它幾乎無法說明呼吸都市空氣就會有引發感染的風險。
解惑:耐藥基因≠耐藥細菌,細菌的耐藥性≠致病性
梳理此前媒體報道可以發現,國內外專家對此次耐藥基因研究引發的輿論關注,觀點比較一致,那就是先前媒體轉載和報道存在誤讀,把耐藥基因和耐藥菌、細菌的耐藥性和致病性混淆了,誤導了公眾。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環境微生物室副主任孫宗科指出,瑞典學者論文中說的是在北京霧霾中發現耐藥基因,而非如媒體所說發現耐藥細菌,兩者是不同概念。
這與拉爾森本人的解釋是一致的。拉爾森表示,耐藥基因、耐藥細菌、細菌的耐藥性和致病性,這些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一個細菌對某種抗生素是否有抗藥性,與其引發疾病的能力(致病性)無關。
據專家介紹,耐藥細菌主要存在于醫療機構、患病動物和部分特殊環境。耐藥細菌和耐藥基因,如同人與人體基因一樣,即便耐藥細菌死亡,耐藥基因也可繼續存在。現在的研究多采用宏基因檢測技術獲得特定樣品中所有細菌DNA信息,但這項技術無法區別細菌是否具有活性,而只有活的細菌才可能侵入人體,導致感染的發生。因此,發現耐藥基因不能等同于發現耐藥細菌,更不能等同于發現耐藥致病菌。
鄭波表示,細菌的耐藥性和致病性也不是一個概念。細菌耐藥是指某種抗菌藥物對某種細菌不起作用,治療起來困難,并不是說細菌的毒理性增強。
那么,在什么條件下耐藥基因才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呢?拉爾森稱,需要同時滿足3個條件:一是證明這種細菌屬于可以引發疾病的細菌;二是這種細菌在空氣中具有活性;三是這種細菌在空氣中大量存在。但目前的研究中,這3個條件中沒有一個被證明。
據張金良和楊立新介紹,環境中微生物很多,大多數細菌或者微生物不具有致病作用,甚至部分還對人體有益,而能在人體內寄生、增殖并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或細菌是極少數,通常將這些能引起人類疾病的細菌統稱為病原菌或致病菌。
張金良和楊立新表示,霾中檢出耐藥基因與霾是否含有致病菌或者病原微生物沒有任何關系。對于健康人而言,只有具有致病性的病原微生物或致病菌才能夠造成感染,而瑞典學者研究的樣本中致病菌數量極少。
朱寶利也表示,一般來說,用不了多長時間,有什么樣的抗生素就會有什么樣的耐藥基因出現。從臨床上看,耐藥基因是大自然凈化的結果。
此前,北京市衛計委援引專家觀點回應也稱,細菌耐藥性的增加不意味著致病性的增強。在我們周圍環境中,有大量的細菌存在,不僅在空氣中,在口腔、鼻腔、呼吸道、胃腸道都存在細菌或真菌,大量細菌和我們是共生共存的關系。人體自身具有免疫力,這些細菌大多數對正常人沒有致病力,甚至有些細菌是有益的。與此同時,抗生素也在不斷升級,并不能說某一種抗生素就是“最后一根稻草”。
不過,張金良也強調,霧霾中發現耐藥基因這件事兒本身并不值得過分擔憂,但是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耐藥細菌的風險依然存在。所以,應該加強制造工業相關環境抗生物污染的控制,加強獸用抗生物的管理,并減少人類抗生素的濫用。
反思:學術研究報道應避免誤讀甚至引發恐慌
國外一篇具有探索性質且很多方面尚沒有明確結論的學術文章,經一些媒體傳播后卻險些釀成社會恐慌,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細菌、基因都是科學領域專業性極強的術語,普通民眾并不掌握太多相關知識,提到“細菌”大多會產生恐慌情緒,加上國內對“基因”的長期妖魔化,兩者再搭上“霧霾”一起出現,形成的沖擊力可想而知,這無疑戳到了公眾最柔軟的痛點。
對此,拉爾森接受《人民日報》專訪時稱,研究是一個初步的探索,一些媒體的報道是有誤讀的。有些媒體稱,吸入帶有耐藥基因的霧霾空氣,會有被耐藥菌感染的危險,這絕對不是我們的研究所得出的結論,而是人們口口相傳之后的誤解。
類似案例在科技傳播領域其實并不鮮見,特別是環境、食品、飲用水等與公眾健康高度相關的領域,比如前不久關于自來水中亞硝胺的報道。
具體到環境傳播,有其自身的特點。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何義亮表示,當環境問題停留在實驗室,或是在學術共同體內部交流時,它是個科學問題,一旦當它走出實驗室,進入公眾視野,它就不再單純是個科學問題了。
正如媒體評論的,當一些科研議題尚處于研究和討論階段,在被科學和實踐證明是正確的結論前,對它的傳播應該謹慎,一個前提丟掉、一個假設遺漏、一個推論不慎,帶來的風險都有可能是巨大的。
何義亮認為,今天,環境問題越來越復雜,與公眾的關系越來越密切,環境問題從實驗室走向公眾視野的過程中,對于環境科研人員以及大眾媒體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而環境傳播出現謠言或者謬誤,正說明科研人員、媒體和公眾對環境風險與安全的認知仍有待提高。
馬克·吐溫有句名言:當真理還在穿鞋的時候,謊言已經走遍半個世界。如今,借助微博、微信等傳播新工具,謠言就像插上了翅膀,跑得更快了。
對于自己的研究成果因部分媒體失實報道而在中國引起的風波,拉爾森表示,對于學術研究而言,因誤解或錯誤而引起大家關注,并不值得開心,尤其這種誤解還造成了人們的無謂恐慌。
拉爾森認為,由于大部分受眾不一定具備相關的知識儲備,媒體在報道學術研究時,除了形象化的淺出,更要用嚴謹的態度與責任心,避免被誤讀甚至引發恐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