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水回用率超99% 揭陽電鍍園區"零排放"領跑全國
“這是民心工程、良心工程。以前感覺像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現在不僅敢堂堂正正地發名片,還敢打廣告了。”說起企業入駐中德金屬表面處理中心后的變化,廣東賢業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澤賢直言“很開心”。和林澤賢一樣感到開心的,還有其他39家入駐表面處理中心一期的電鍍企業。這些電鍍企業不僅告別了污染,開始賺“良心錢”,產品的穩定性也大幅提高,市場越做越大。
作為國內首個“零排放”電鍍園區,中德金屬表面處理中心總規劃面積800畝,可容納360多家電鍍企業,項目分三期建設,計劃總投資65億元,預計年總產值達90億元,到2020年底項目將全面建成投入使用。經過探索,揭陽徹底破解了“凡金屬必電鍍、凡電鍍必污染”的“電鍍魔咒”。
電鍍企業占全國三成多
揭陽每年的鋼材交易量超過4000萬噸,金屬產業從業人員近40萬人。巨量的鋼材交易背后,是數量龐大的電鍍企業。我國電鍍企業共有2萬多家,揭陽就聚集了7000多家,占全國總數的1/3。
五金制造業必須配套電鍍行業,最高峰時,有600多家“作坊式”的小電鍍企業分散在揭陽各處,無牌無證、偷產偷排的電鍍“黑作坊”帶來了嚴重的污染問題。
在金屬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電鍍廢水。電鍍廢水具有雜質多、毒性大、難降解三大特點,尤其是廢水中所含的鎳、鉻、鋅、銅等有毒有害重金屬以及含有劇毒的氰化物等有機物,如果處理不完全,將會嚴重污染環境。
知恥后勇。“綠色化的產業才是可持續的產業,揭陽的金屬制造產業是環保欠賬較多的產業,這也是我們迫切需要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原因。”揭陽市政府負責人如是說。為徹底解決電鍍廢水污染問題,揭陽與德國開展合作,規劃建設中德金屬生態城,引入先進“零排放”表面處理技術。
實施廢水“零排放”工程
2015年底,國內首個電鍍園區廢水零排放工程在中德金屬生態城內投入運行。“零排放”工程設計規模為3萬噸/日,分三期完成,其中一期為5000噸/日,共40家電鍍企業入駐。揭陽市表面處理生態工業園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蔣小友介紹,廢水處理達標后的回用率超過99%。
在電鍍廢水“零排放”處理現場,蔣小友裝了一瓶處理后的電鍍廢水與原裝礦泉水進行對比,從外觀上看,清澈程度沒有任何區別。“之前在調試設備的時候,我自己都喝過處理后的水。”蔣小友自豪地說。
揭陽的電鍍園區實現了5個“全國第一”:全國首家采用電鍍廢水“零排放”技術建設的電鍍園區,全國首家所有入園企業均采用全自動化生產線的電鍍園區,全國首家所有入園企業均實現清潔生產的電鍍園區,全國首家所有電鍍廢氣收集率達到90%以上的電鍍園區,全國首家采用預警系統、在線監控、自動化控制為一體的數字化管理園區。
改造金屬產業“病理基因”
目前,中德金屬表面處理中心二期工程正在緊張施工,有望2018年上半年投產。
“由于采用了新的工藝和環保裝備,我們的‘零排放’成本將和珠三角地區的達標排放成本差不多,甚至更低。”中德金屬生態城表面處理生態工業園總經理吳軍說:“因為項目一期取得了驕人的效果,項目二期一經開建就吸引了150多家電鍍企業登記入駐,不少企業來自揭陽周邊的汕頭和梅州市,還有深圳、東莞的電鍍企業也紛紛慕名而來。”揭陽正在成為電鍍產業、電鍍科技、電鍍上下游產業綠色聚集的高地。
通過與德國合作,揭陽有效改造了金屬產業的“病理基因”,走出了“凡金屬必電鍍、凡電鍍必污染”的困局,促進了金屬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揭陽的“雄心”不僅于此。5月17日,廣東省節能減排標準化促進會在揭陽市中德生態工業園公布了7項廣東省節能減排團體標準,均由中德表面處理中心探索制定,專家評價其填補了國內行業空白,搶占了行業制高點。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