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百個小區下月開始強制垃圾分類 居民做好準備沒?
從9月份開始,廣州市城管部門將選取100個小區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8月初,廣州市城管委首次公布了這100個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生活居住樣板小區(以下簡稱樣板小區)名單。其中,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云、黃埔、花都、番禺、南沙9個區各10個,從化和增城各5個。
記者巡城發現,廣州各樣板小區出奇招實現垃圾減量,但街坊分類意識仍欠缺
這些樣板小區目前的垃圾分類工作做得怎樣?居民們對于“強制分類”做好準備了嗎?近日,記者走訪了部分樣板小區,發現多數小區在硬件方面已經做了不少“功課”,多數居民對于垃圾分類已形成共識,但也有一些居民對于垃圾仍“隨手扔”。有小區垃圾分類主要靠物業保潔人員和環衛工人處理,住戶大多將垃圾“一鍋端”。
荔灣區保利紫林香苑
有居民從源頭上進行分類
后續計劃打造智能化系統
荔灣區海龍街保利紫林香苑共有1503戶居民,該小區從6月中旬啟動垃圾強制分類樣板小區創建工作,先選兩棟樓作為試點,居民先行分類投放,環衛工人在每層樓收垃圾后,到中轉站進行檢查,發現分類不好的再進行二次分揀。
記者近日走訪該試點樓棟,看到各樓層放著兩個垃圾桶,分別用于收集廚余垃圾、其他垃圾,桶上和墻上都貼有分類標識,如魚骨、果皮投放進廚余垃圾桶,一次性飯盒、寵物糞便投放進其他垃圾,指引居民正確投放垃圾。
家住10B棟的周阿姨告訴記者,她家里準備了兩個垃圾桶,每天分干濕投放兩次垃圾,家里干干凈凈。“樓道每天收兩次垃圾,也很干凈”。
“干濕分類其實很簡單,我家里就是廚房放一個垃圾桶,專門放廚余垃圾,其他的就放另外一個垃圾桶。先干濕分開,不難做到,老少都能接受。”家住8C棟的譚伯說。
據海龍街城管科工作人員詹前提介紹,海龍街的小區內,居民垃圾分類意識比較強,物業公司也比較配合。目前垃圾分類工作正在摸索進行,以宣傳為主,由小區居民從源頭上進行分類。對于廚余垃圾,后續計劃打造智能化系統,居民使用感應卡投放垃圾,感應卡上有二維碼,掃碼投放垃圾,居民投放是否精準一目了然,便于指導居民正確分類。對于分類正確的居民計劃獎勵垃圾袋、糧油等禮品,提高居民準確投放的積極性。
海龍街環境衛生管理站站長陳沛江告訴記者,接下來準備投入約200萬元建造一個分揀平臺,通過生物發酵的方式,利用餐廚垃圾制作有機肥,分給街內花農及小區業主用于種花,做到餐廚垃圾街內就地解決。而且還有望將花木垃圾破碎后一起處理成花肥,真正做到垃圾減量。
越秀區都府社區
可用舊衣舊書掃碼換積分
每月辦一次以物換物廟會
越秀區北京街都府社區常住居民1535戶,共有居民樓163棟。據介紹,該社區從2014年6月開始全面推行“定時定點”投放垃圾模式。都府社區共設置了定時投放點3個、誤時投放點6個,定時投放時間為上午7時30分至9時,晚上6時至9時,誤時投放點則24小時可供投放。投放點設置干濕兩類垃圾桶,每個投放點配有240升大桶收集其他垃圾、120升小桶收集廚余垃圾。有害垃圾由于量少,只在居委會附近設1個收集點;對于可回收物則鼓勵居民自行收集后直接交給環衛工人或賣給資源回收機構。對于分類出來的生活垃圾實施分類運輸。
記者近日走訪都府社區發現,除了原有的垃圾分類收集箱,這里又新增了舊衣物循環利用箱、舊書籍回收箱,街坊可以往里面放舊的裙子、鞋子、被子、包包、書報等,然后掃二維碼換積分,就可獲得紅包或實物。
“這是一種激勵參與垃圾分類積極性的方式。”負責推動這項活動的北京街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社工張燕玉說,為了更好地進行宣傳,社工們采取了不少有趣而有效的方式。比如,社工們會教居民再利用咖啡渣,它可以吸濕除異味,用于種植小盆栽就再好不過了,還用這個題材設計垃圾分類宣傳海報,提高了街坊的成就感。
都府社區還舉辦毎月一次的以物換物廟會活動,居民們將家里多余閑置的物品拿到廟會上交換或捐贈。“通過這些活動,居民們提高了環保意識,養成了減少浪費、善用舊物的良好生活方式。”張燕玉說。
天河區東方新世界社區
小區內各樓層不設垃圾桶
居民下樓投放并簡單分類
位于天河區天河公園附近的東方新世界小區有十幾棟住宅樓。記者近日走訪該小區,發現公共區域的垃圾桶都有垃圾分類標識,小區還設置了多個垃圾分類收集點。
“每個樓層都沒有垃圾桶,需要自己將垃圾裝在袋子里,然后帶下樓放到指定的垃圾收集點。”王小姐是東方新世界的資深居民,10年前就在這里購房居住,她告訴記者,以前樓道里有垃圾桶,雖然方便扔垃圾,但經常滋生蚊蟲老鼠,“如今樓道不放垃圾,整棟樓干凈很多”。她認為,要把垃圾帶下樓投放,還要簡單分類,雖然增加了勞動量,但還是值得的,有利于環境整潔。
一名小區輔助垃圾分類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小區的垃圾收集點分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進行定時收集,居民需要對垃圾進行大致分類,再由環衛工人再次仔細分類。“早上和傍晚都按時間進行投放,一般是上午7:30到9:30,晚上6:30到8:30”。
如果錯過了收垃圾的時間,怎么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小區里設置了多個誤時投放點。記者看到,誤時投放點是24小時開放的,設置了告示牌,寫明負責的物業服務人員及環衛站工作人員的聯系方式。
“實行垃圾分類并且專門設置了投放點后,環衛工作人員不需要逐樓層去收集垃圾,可以將更多的時間精力放在小區清潔服務上。”工作人員稱。
越秀區都府社區近日增設了舊衣物循環利用箱和舊書籍回收箱。記者鄧毅富/攝
一名街坊在越秀區都府社區的誤時投放點投放垃圾。記者鄧毅富/攝
荔灣區海龍街此前舉行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受訪者供圖
在海珠區江南新苑的居民樓里,垃圾不分類被混裝在一個桶內。記者朱清海實習生林曉茵/攝
白云區金桂園社區
多數居民將垃圾混裝投放
保潔人員環衛工兩輪篩選
金桂園社區位于白云區三元里皮具批發城,基本上以老舊小區為主,住戶很雜,白天進進出出的人流量非常大。不過,小區的整體衛生保持得還不錯。
記者近日走訪該小區,從大門往里走,一路上沒有發現亂扔垃圾的現象。沿途設置了分類垃圾桶,垃圾站就坐落在小區入口靠左的地方,擺放著五六個垃圾桶,但并無分類標識。黑色的垃圾袋里混裝了各類生活垃圾,廚余垃圾與易拉罐、包裝盒等可回收垃圾堆疊在一起。除統一的垃圾投放點外,居民樓每層都設有單獨的垃圾桶,記者上樓觀察,發現垃圾桶及周邊沒有明顯的垃圾分類標識,只是在每層樓梯間設有兩個簡單的大號垃圾桶,居民大多將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混裝。
原來,小區目前分類主要靠物業保潔人員處理,每天上午10時許,三元里街市政環衛所的垃圾運輸車便會來到金桂園小區,將放置在小區門口的垃圾一桶桶清走。“以前,我們要進入每棟樓里去收垃圾,然后裝車運走。現在好多了,小區物業保潔人員會把每棟樓的垃圾處理好,然后再定點投放,這就‘解放’了我們,我們有了更多的時間來分揀垃圾,像玻璃瓶之類的垃圾是堅決不能進入垃圾壓縮站的。”負責金桂園小區環衛工作的一名環衛工人告訴記者。
據介紹,該小區每天產生的垃圾總數為70桶至75桶,按照每桶160斤左右計算,每天的垃圾產生量接近6噸。而在每日的垃圾處理過程中,能夠被利用的可循環物經過小區業主、保潔員、街道環衛工的三輪篩選,可實現重復利用,剩下的多數為沒有用途的生活垃圾。
在專業人士看來,對層層篩選后的生活垃圾實施干濕分離,是小區垃圾分類的關鍵之舉。“如果沒有這一步,不僅在客觀上增加了垃圾總量,不利于廚余垃圾的生物處理,還會導致環衛工再次分類時氣味特別大,對壞境也有一定影響。”三元里街市政所管理員邱宜湘介紹。
海珠區江南新苑
居民樓墻上雖貼有宣傳紙
垃圾桶里垃圾仍被“一鍋端”
記者走訪發現,在制度設計方面,許多試點小區都做得很好,但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仍有待提高。
新港西路的江南新苑小區是海珠區垃圾強制分類的試點小區之一。記者近日下午5時許走訪該小區,從東門進去,看到沿路每隔50米左右就有一個“一桶兩分”式的垃圾箱,有黃、藍兩色,在垃圾箱正面和上方分別用相應的標簽標記“其他垃圾”和“可回收垃圾”。記者隨機檢查了幾個垃圾桶,發現里面的垃圾都是混放的,可回收垃圾桶里有骨頭、尿片、紙巾、塑料袋等其他垃圾。其他垃圾桶里面則有紙皮、膠杯等可回收物品。
在走訪的期間,記者還看到有居民隨手把塑料瓶丟進了一個距離近的其他垃圾桶里。對于垃圾分類,有不少居民表示“不清楚”。
有居民介紹說,她家的垃圾都是投放在樓道中的垃圾桶里,三戶人家共用一個垃圾桶,環衛工人每天很早或者晚上就會把垃圾收走。
記者隨機走訪了玉泉街A3棟7樓,發現過道里有一個半米高的大白桶,套著一個黑色大塑料袋,緊靠白桶的墻上有褐色污漬。半米開外的墻上則張貼著宣傳單張。盡管桶外中間位置貼著“其他垃圾”的標簽,但是桶里仍放著大袋小袋西瓜皮和外賣盒子,剩飯剩菜的味道嗆鼻。
記者還走訪了玉泉街A3棟、A4棟和葉泉街F3棟的6層、7層、8層,發現每一層的樓道轉角處或過道里都放著一兩個大白桶,過道的墻上對應地貼著兩張寫著“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的貼紙,但是樓道轉角處就只有一個桶,而且在正面沒有看到分類標簽。
記者在江南新苑走訪了一圈,發現只有北邊正門處的宣傳欄旁放著一個紅色和一個藍色垃圾收集箱,正面分別貼著“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標簽,藍色垃圾桶側面的地上還有兩塊香蕉皮。宣傳欄處張貼著關于垃圾分類的小知識,告訴市民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類范圍,規定市民投放垃圾的時間是上午7:00至9:00、晚上6:30至8:30。
計劃
11月檢查驗收12月對存在問題責令整改
廣州市城管委介紹,100個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樣板小區名單公布后,各區要按工作內容細化制定本區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創建工作。11月,市城管委牽頭,對照《廣州市創建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生活居住樣板小區工作標準》要求,進行檢查驗收。12月,總結創建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生活居住樣板小區工作情況,對存在問題責令整改。部分區的城管部門已經公布了相關工作計劃,如荔灣區將進一步完善引進企業參與街道生活垃圾分類的長效機制,白云區則計劃啟用專業垃圾運輸車,解決前端分類、后端混收的問題。
荔灣區:引進企業參與垃圾分類
荔灣區城管局調查發現,在創建樣板小區,促進生活垃圾分類源頭減量工作方面,存在生活垃圾分類居民參與率、投放準確率有待提高的問題,此外,街道普遍反映生活垃圾分類經費不足、部分精準分類樣板居住小區物業公司不夠配合。
對此,荔灣區近期將廣泛開展垃圾分類宣傳,組織樣板小區進行動員,開展小區督導檢查工作,荔灣區城管局檢查組12個小分隊每月有計劃地督導檢查各社區,發現問題,督促整改,再進行復查。
此外,統計全區樣板小區分類宣傳和分類設施需求,由區城管局統一定制垃圾分類標識貼、標識牌、分類指引、分類容器等分類宣傳和分類設施,配置到樣板小區。
荔灣區還將逐步健全餐廚垃圾收運系統,并將健全招商引資長效機制。繼續引進企業參與街道生活垃圾分類,促進垃圾分類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協同發展,完善街道生活垃圾分類數據庫和工作臺賬。
白云區:將啟用專業垃圾運輸車
白云區城管局環衛科方面介紹,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是垃圾分類的前端環節,對后端的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及處理具有直接影響。在分類投放環節,試點小區要明確分類投放的模式,確保指引清晰,同時按照分類投放模式,合理設置垃圾投放點(站),配置足夠的分類收集容器,有條件的小區(社區)可應用智能分類投放系統。
白云區今年明確黃石路以南機團單位實行餐廚垃圾強制分類收運工作,并建立“轉運點相對集中、后端統一運輸”的收運模式。景泰街柯子嶺餐廚垃圾臨時集中點為分類投放、分類收運試點,為全區鋪開餐廚垃圾處理工作提供了參考借鑒。
記者走訪發現,分類垃圾最終被統一裝車運走是橫亙在垃圾分類工作中的“最后一公里”難題,白云區有望在今年解決這個難題。據了解,白云區城管局計劃提前調配出10臺專業垃圾運輸車輛,轉為餐廚垃圾遠途運輸車輛,滿足廚余垃圾分類收運量不斷增加的需要。同時,白云區將結合廣州市統一更新環衛作業車輛外觀標識工作,對餐廚垃圾和其他垃圾車中轉車輛、遠途運輸車輛外觀涂裝不同顏色,明晰分類收運標識,并為每個鎮街安排1臺廚余垃圾遠途運輸車輛,保障鎮街收運能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