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全市村鎮設“兩個委員”
“兩個委員”組織召開圓桌會議調解環保糾紛。 姜堰區環保局供圖
◆本報見習記者李苑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在黨支部、村委會試點設立生態文明委員和環境保護委員的探索,取得了明顯成效。基于此,泰州市決定,在全市推廣落實姜堰區“兩個委員”成功經驗。
在泰州市分管副市長張小兵看來,“兩個委員”的推廣是進一步加強基層一線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力量,完善環保網格化監管體系的重要舉措。
打通最后一公里
隨著人民群眾環境需求日益增長,一些看似雞毛蒜皮的環境小問題,直接影響著群眾的生活體驗。在農村,這一點表現得更為明顯。
犄角旮旯里的“散亂污”企業、近在咫尺的畜禽養殖污染……僅僅依靠鎮上寥寥幾位環保辦工作人員,確實力不從心,干不了也干不好。
為了打通基層環境治理體系的“最后一公里”,姜堰區探索創新,在黨支部、村委會試點設立生態文明委員和環境保護委員“兩個委員”,填補了農村環保組織架構空白,使得農村環境問題有人管、有人問。
目前姜堰區285個村(居)共設有“兩個委員”570名,已牽頭組織各類環保宣傳活動1200余次,源頭化解各類輕微環保糾紛48起,進一步推動基礎性環境監管任務在村一級落地落實。
據泰州市環保局局長錢忠介紹,泰州市已在全市范圍全面部署“兩個委員”推廣工作,2017年年底前,泰州所有的村(居)基本實現了“兩個委員”全覆蓋。
為了確保推廣工作順利進行,泰州市環委會將組織專題督查,了解各市(區)“兩個委員”配備及工作開展情況,并要求各地組織專項考核。泰州各市(區)財政也將劃撥專項資金,給予“兩個委員”適當的工作報酬,進一步調動和激發其工作積極性。
矛盾糾紛的調解員
解決農村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尋找糾紛矛盾化解的最大公約數,切實提升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是“兩個委員”設立最突出的成效。
姜堰區大倫鎮顧野村的李氏糧食種植家庭農場所在地,一年前,還是一片氣味難聞的養雞場。當時,村里的環境保護委員翟高軍接到周圍群眾舉報,與村生態文明委員一起,找到了養雞場主李氏兄弟協調,但沒有達成一致意見。
養雞場主李國發說,養雞養了幾十年,前期投資也比較大,如果把養雞場關掉,后面就斷了經濟來源。
李國發的顧慮沒有難住翟高軍,他和其他委員想辦法做周圍村民的工作,流轉了200多畝土地,幫助把所有的養殖大棚改為糧庫和農機倉庫。
從一身雞糞味的養雞戶“華麗轉身”成為農場主,收入也沒受到多大影響,李國發很是歡喜,周圍群眾也拍手稱快。
村民錢宏光說,現在村里的環境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大家遇到環境問題,也知道可以找“兩個委員”,他們會及時協調處理。
網格化監管的前哨
2017年5月23日上午,沈高鎮官莊村支部書記、村生態文明委員韓東明接到村民電話,反映一輛外地車正在村里傾倒不明液體。韓東明立即趕往現場,同時及時向鎮政府、區環保局、沈高鎮派出所上報。
到達現場后,韓東明立即組織村民用自家車輛堵住外地車輛防止其逃逸,保護好案發現場,20分鐘后,環保、公安相繼到達。經查實,系高港區王某運送傾倒廢機油。目前,王某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之中。
姜堰區的“兩個委員”會定期與環境執法人員召開碰頭會,了解并幫助化解本地重難點環境信訪問題,對于一時難以解決或是久拖不決的環境信訪,召開圓桌對話會議或協調會,讓利益各方坐到一起,有話說話,有理評理,共同協商議定讓大家都能接受的解決問題方案,有效化解矛盾。
興泰鎮以不銹鋼產業為支柱,近年來,不銹鋼企業建的烘房對周邊大氣環境造成極大壓力。2017年,根據省市“263”專項行動要求,興泰鎮所屬各村“兩個委員”投身烘房整治工作,一方面做好宣傳引導工作,營造了積極有利的整治輿論氛圍,另一方面有針對性地做好企業負責人的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明之以法。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