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輪水源地“督查風暴”背后
李聰偉站立撈刀河邊,仔細觀察著星沙一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環境問題整改情況。
透過防護網望去,水很清,兩岸綠草如茵。
這里位于湖南省長沙縣境內,距離長沙縣城13公里,是首輪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保專項督查行動正在督查的1586個水源地之一。來自河南許昌市環境監察支隊的副支隊長李聰偉,作為本輪督查組組長,擔負著對長沙市12個水源地的督查任務。
2018年5月23日上午,經濟觀察網記者跟隨督查組來到撈刀河水源地,進行首次現場核查。督查組手持問題清單,重點核查飲用水源保護區“劃、立、治”(保護區劃定、邊界標志設立、違法問題清理整治)問題,并核準問題整治進度、核實舉報問題線索。李聰偉對經濟觀察網坦言,“干了這么多年環境監察工作,這是感受最深的一次。雖然任務量大,壓力不小,但有信心完成好督查任務。”
像李聰偉這樣的督查組,在全國有273個,共1426人。他們分別來自全國各地的環境監察部門,按照跨區域、不互查、抽調比例基本相同原則,對所有涉及到的212個地級市及1069個縣的水源地環境問題進行為期兩周的督查。
相比前兩年針對長江經濟帶11省市地級及以上飲用水水源地專項督查來看,此次是一個加強版和升級版,不僅涉及范圍更廣,力度也更大。各督查組不僅要對已完成整治的長江水源地“回頭看”,還要對長江經濟帶11省市的縣級、其他省份的市級地表型飲用水水源地開展督查。
不過,目前全國飲用水水源地環保形勢依然嚴峻,一些地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不清、邊界不明、違法問題多見,環境風險隱患突出。
5月22日,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在全國環境執法工作會議暨環境執法大練兵總結部署會上透露,本輪督查之后,還會有幾個輪次,按照時間節點,還將派出督查組。對于長期存在的問題,盡管不能很快解決掉,但要動起來,以加快推進問題整改。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員程會強在接受經濟觀察網采訪時表示,“水是生命之源,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既關系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又是當前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此次大督查是依據《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法規要求的依法行動,也是對水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進一步深化,將形成年度常態化趨勢。”
督查組的100小時
從5月20日督查啟動到23日督查組第一天現場核查完畢,在這四天近100小時內,全國273個督查組幾乎都在進行著同樣的工作節奏——會同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召開座談會,參加視頻會、審核地方書面材料以及進行小組討論等等。
“對于審查材料的部分缺失以及現場核查發現的問題,我們都會直截了當地提出來,基本上沒有回避。”李聰偉對經濟觀察網說,比如當地政府是否按要求制定了專項行動方案和整治方案,是否有完整的專題會議紀要、現場調研督導資料以及相關基礎文件,是否在當地政府網站公開問題清單及整治進展等,這些材料都將形成一套完整的證據鏈。
李聰偉從事環境監察工作21年,曾參加過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行動,從環境執法經驗來看,他堪稱是環保戰線上的一名老兵。在他看來,水源地環保專項督查更多聚焦于政府主體責任的落實,其整治難點則更多集中在對歷史遺留問題的解決上。
程會強也認為,此次督查更突出“督政”。問題排查與方案督辦相結合是其一大特點,督查組按照“一個水源地、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原則,審核市級或縣級政府組織制定的專項行動方案,將問題排查與清理整治有機結合,落實地方政府環保主體責任。
根據安排,其實此次督查組的主要任務就是了解地方飲用水水源地環保工作開展情況,特別是整治進展嚴重滯后、推動不力的問題或地方政府“不重視,不督促、不整改”的行為,厘清癥結所在,明確相關責任主體和責任人。
對于一些清單外的突出問題,督查組要填寫交辦單,指出問題并提出調查處理意見,明確處理期限后每日交辦地方政府。一位來自生態環境部飲用水水源地環保專項行動辦公室(下稱“專項辦”)的負責人對經濟觀察報說,“下交辦單應當慎重,如果地方已開始整治,就無需再下交辦單和上報。不過,據督查組反映,也存在部分交辦單下發后,地方政府落實緩慢的情況。”
另外,引人注意的是,在撈刀河水源地現場,記者發現,督查組手機里有一款APP是生態環境部為水源地督查專門研發的“水源巡查系統”,囊括了水源地保護區名稱、類型以及環境問題類型、具體情況等信息和問題清單。同時它也具備準確定位功能和測距功能,極大提高了督查工作的效率。
督查組面臨的壓力
據李聰偉講,“督查期間的工作非常繁忙,感覺壓力不小。有很多任務需要當天按時保質完成,還要準備第二天的工作。雖然時間特別緊,但我們不敢有絲毫懈怠。”
另一位負責湖南湘潭市飲用水水源地專項督查工作的督查組長陳勇也有同樣感受。他對經濟觀觀察說,“此次督查時間確實比較緊,每天19點之前要完成所有數據上傳,尤其是問題清單和簡報,我們一直在加班加點地往前趕。”
根據生態環境部要求,督查組每天要在18點前通過手機APP上傳檢查情況,在19點前上報督查問題清單、簽收后的交辦單以及每日工作簡報等材料。此外,督查組還要針對當日檢查情況、疑難問題進行討論總結等。
據一些督查組反映,除工作時間緊、任務重以外,督查組的壓力還來自財務報銷方面。“由于費用需要先墊付,這對于有些督查組員來說,確實存在一些困難。因為有的來自基層,工資相對較低,一墊付幾個月工資就沒有了。而督查組組長的公務卡一般有兩萬多元額度,照顧一兩位成員還行,要是多的話就不夠用了。”一位督查組組長對經濟觀察網坦言。
此外,對于開展異地交叉督查,督查組或多或少面臨人員、地區不熟悉的問題。不過,在李聰偉看來,這樣安排也是為了避免地方政府打“人情牌”。“這種方式還是很有效的,此前一些異地執法經驗也有很好借鑒意義。”
據他介紹,各督查組人數不等,五人組或七人組都有。本輪在湖南督查的有23人來自河南許昌,分別進駐長沙、衡陽和郴州等三市。此外,還有幾組在江西宜春、云南迪慶州督查。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督查行動建立的六個微信工作群——一個“全國水源地第一輪專項督查組長群”和五個分管各地的調度群。它們時刻連接著遠在各地的督查組,被視為開展督查工作不可或缺的信息“大本營”。
經濟觀察網記者觀察發現,自督查開始至今,這些群信息發布量很大,幾乎涵蓋了督查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有時,生態環境部專項辦的負責人甚至在凌晨兩點多還在微信里解答相關問題。
督查難點:歷史遺留問題
在督查過程中,也有部分問題是屬于歷史遺留問題,比如在劃定水源地保護區之前就已經存在居民小區、工業園區等。據一些督查組反映,這是督查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湖南省環保廳環監局相關負責人告訴經濟觀察網,有關飲用水水源地歷史遺留問題整治難度大。按照目前各地上報問題來看,存在一批居民、企業、碼頭、畜禽養殖沒有拆遷,農業種植需要退耕等歷史遺留問題,這些都是先有居民、企業,后劃定保護區,按照現行整治標準,必須搬遷拆除。
5月20日,有公眾舉報稱,長沙縣松雅河水源地保護區周邊近年來臨河建造居民小區,政府沒有對其拆除,反而花了幾個億上移取水口,但到目前為止,取水口仍在這里,影響供水安全。
分管環保工作的長沙縣副縣長彭正球對經濟觀察報介紹,“松雅河水源地是長沙縣星沙水廠飲用水源的取水地,日供水16萬立方米,可供應縣城60萬人用水。由于周邊存在一定歷史遺留問題,劃定保護區后搬遷整治難度較大。”
5月23日,記者跟隨督查組來到松雅河水源地保護區,發現周邊確實建有居民小區,存在生活廢水排放風險。根據國家要求,保護區內不存在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保護區劃定前已有建設項目拆除或關閉,并視情進行生態修復。
湖南省環保廳水環境管理處主任科員周天賢對經濟觀察網表示,這個水源地周圍在劃保護區之前就有房子,如果說劃定保護區在先,那就沒有人敢再建房子了。“今年國家要求劃定保護區,加強水源地保護,但考慮到直接搬遷整治難度太大、花費太多,所以我們就因地制宜,把取水口直接上移。”
彭正球介紹稱,目前正在加緊建設的新取水口總投資2.4億元,投資相對少很多。預計5月30日正式啟用新取水口,關閉原取水口。這個星沙二水廠建成后日供水可達25萬立方米。
另外,據陳勇講,“湘潭市水源地歷史遺留問題主要是雨污分流不徹底以及黑臭水體存量大。”
湘潭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謝平給經濟觀察報介紹,“從2017年啟動市城區24條黑臭水體治理工作以來,湘潭市已累計投入資金16億元。截至目前,已有23條完成基礎治理,實現了“消除黑臭,初見成效”。同時,湘潭市還制定了城區雨污分流三年行動計劃,擬分期分批逐步對城區雨污管網進行分流改造。”
湘潭市政府副秘書長章禮華對經濟觀察網表示,“接下來,在水源地保護工作上,我們將逐步建立長效機制,繼續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增加后期維護費用。同時,要進行長期巡河,完善考核獎懲機制。”
今年3月9日,生態環境部聯合水利部制訂了《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方案》(下稱《方案》),要求各地做好本轄區飲用水源地環境違法問題排查整治工作,依法完成水源保護區“劃、立、治”三項重點任務。
該《方案》明確定下三個階段性任務:一是今年3月底前,縣級及以上城市完成水源地環保專項排查,建立問題清單;二是今年底前,長江經濟帶11省市縣級及以上城市、其他地區地級及以上城市完成水源地環保專項整治;三是2019年底前,所有縣級及以上城市完成水源地環保專項整治。
程會強認為,下一步,督查督辦與損害追究要結合起來。“對于發現的事實確鑿的環境損害事件,不僅要追究當事單位和有關責任人的行政責任,還要依法處理,并且對造成的經濟損失要采取生態損害賠償額方法依法追究。”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