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域治理 政府“按效付費” “三鏈網式”水生態修復
城南的澛港小區西區,熟悉這里的市民應該還記得它以前的樣子:水系兩側均為菜地,面源污染嚴重,小區雨污混流現象嚴重,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內,水系淺,淤泥深,無生物,嚴重黑臭。住在附近的居民,天一熱連窗戶都不敢開。然而現在的澛港水系,“水暢、水清、岸綠、景美”,人水和諧的美好景觀,讓很多人對它的美麗“變身”感到驚嘆。
多條黑臭水體驚艷“變身”
記者獲悉,2016年起,弋江區住建委將澛港水系作為轄區黑臭水體整治工程的示范項目打造,成效明顯。截至目前,弋江區境內到2020年之前需要完成整治的9條黑臭水體已經完成7條,另外2條也接近尾聲,正在等待驗收。
19日上午,記者來到澛港小區西區的澛港水系,即使是高溫酷暑,這里不僅風光美麗且水體無任何異味。記者了解到,目前,弋江區已經通過省環保廳、省建設廳驗收并達到“初見成效”的水系共7條,分別為:匯成水系、都寶水系、四聯小區水系、中山南路水系、高校園區水系、中央城水系、澛港新鎮水系,剩余兩條水系干子溝水系、高新園區南區水系,列入2018年整治項目。據悉,弋江區在黑臭水體整治過程中,沒有僅拘泥于9條任務水系,而是采取全流域治理的方法。9條黑臭水體整治長度13.62公里,結合黑臭水體整治,弋江區政府對其關聯水系進行了水質提升整治,整治水系約47公里,而整治、提升水系達到約60公里。
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模式
在整治模式上,2016年,弋江區為了確保水系治理的效果,達到標本兼治的目標,本著“高門檻、低價格、定效果、嚴考核”的原則,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模式,由治理企業按“建設-運營-移交”的方式進行實施。
實施單位自帶方案進行整治,以項目達標作為考核依據,通過考核支付相關費用。對影響水質的外部因素由整治單位負責解決,政府部門給予全力配合。項目實施前整治單位向政府繳納高額保證金,整治期間不支付工程實施費用,整治完成達標政府退還保證金,建設部網站摘牌后分年度支付維護費。根據考核情況支付運營維護管理費用。簡而言之,就是“按效付費”。
“三鏈網式”修復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弋江區黑臭水體整治采取的核心水生態修復技術,更加環保的“三鏈網式”水環境治理與維護技術,從生態修復入手,從生物鏈初級者生產者開始完善消費者、分解者,形成完整的食物鏈、生態鏈,強化生物多樣性,對污染河道進行生物生態修復。水體中生物多樣性增加,可以促進水體中有機物的降解,并有助于水體增氧,從而有效地消除水體黑臭,恢復并持續提升水體的自凈力,建立起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
該技術體系以將治理水污染、水質提升為首要目標,將生態恢復作為長期目標,將水體維護提升到重要地位,具有可持續發展意義,其發揮出的水生態修復效用已經在城南多條水系中得到體現,群眾滿意度和美譽度良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