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統籌推進垃圾分類?代表建議出臺垃圾分類基本法
2020年是國內生活垃圾分類推行進展的關鍵一年。根據住建部等部門印發的通知,今年全國46個垃圾分類重點城市將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標志著垃圾分類“強制時代”更進一步。
當前,各地垃圾分類標準不甚相同,每換一個城市就要重新面對“你是什么垃圾”的靈魂拷問,是否需要統一標準?負責垃圾分類工作的部門太多,如何提高管理效率?起步較晚的農村地區如何跟上垃圾分類隊伍?
今年全國兩會,多名代表、委員針對國內垃圾分類的現狀、問題給出了建議。
■ 現場
兩會駐地設分類垃圾桶不再提供“六小件”
今年,很多代表、委員發現,入住的賓館有了新變化。
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邯鄲市肥鄉區卜寨村村委會主任劉衛昌5月20日抵達駐地時,發現客房內的垃圾桶與往年不太一樣,辦公桌下放置了一個“可回收物”垃圾桶,衛生間內擺放了一個“其他垃圾”桶。
由于和老家垃圾分類方式不同,劉衛昌正感困惑,就看到桌子上有一本《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指導手冊》,具體介紹了北京實施的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種分類方法,并在每種分類中列舉了常見的垃圾。
酒店工作人員介紹,酒店設置了四類垃圾投放設施,根據客人產生垃圾的情況,目前每個客房主要設置了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兩類垃圾桶。餐廳剩余的食物殘渣、紙巾等也需分類投放。“剛來的時候不知道怎么分類,看了手冊之后就明白了,我覺得不難。”劉衛昌說。
北京會議中心駐地也在客房內設置了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桶,為了客人產生的少量廚余垃圾,客房內的桌子上還放了一個透明盒子。
工作人員介紹,為減少食材浪費,減量廚余垃圾,餐飲部廚師們還將從前被丟棄的西藍花根、姜皮、芹菜葉等食材邊角料進行二次加工,制作成特色小食,很受客人歡迎。
《北京市賓館不得主動提供的一次性用品目錄》5月1日起施行,要求北京市的賓館不得主動提供“六小件”一次性用品,包括:牙刷、梳子、浴擦、剃須刀、指甲銼、鞋擦。記者了解到,這項措施也已經在兩會駐地推行。
建議1
將試點城市有益經驗上升為全國統一標準
全國加速推進垃圾分類,一些難題逐漸浮現。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政協副秘書長王濟光認為,在當前信息量大、交互溝通強的互聯網時代,各地垃圾分類缺乏統一的標準、標志、標識,容易使居民對垃圾分類標準產生困惑。隨著旅游業快速發展、產業轉移、人流遷徙,國內跨省人口流動量不斷增大,垃圾分類標準及標志標識不統一,不利于居民培養固定的垃圾分類習慣,也將影響相關單位、機構和企業完整的收購、運輸、銷售、加工,以及成品市場等垃圾再利用產業體系的形成,增加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成本。
今年兩會,王濟光帶來了《關于建立垃圾分類全國統一標準的提案》。他建議,應盡快制定全國統一的垃圾分類標準。按照有利于居民“認得清、分得明”的原則,結合垃圾分類后續處理程序,將先行試點城市實踐中積累的有益經驗上升為全國統一標準,確定通俗易懂的分類名稱。統一生活垃圾分類標準和標示語、垃圾桶顏色與對應的垃圾類別規范、生活垃圾分類類別的外語譯文規范,方便各地群眾分類投放。
同時,確立垃圾分類全國統一標準權威性,全國生活垃圾分類按照統一的類別、品種、標志、標識進行分類。相關部門和機構要嚴格按照全國統一的分類標志設立垃圾分類投放暫存場所、容器和收運處置。生產企業在相關商品的包裝上要統一印制相應的分類投放標志。
在全國統一垃圾標準的基礎上,推動官方垃圾分類科普平臺建設,推出官方垃圾分類手機App及微信公眾號,宣傳普及垃圾分類相關知識。
王濟光還建議,將垃圾分類納入國民教育大綱,按照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的原則,與小學、中學相關學科內容相融合,并組織開展如垃圾分類知識競賽、參觀垃圾回收過程等教學活動,逐步培養國民垃圾分類意識和習慣,在學習實踐中內化為日常行為準則。
建議2
出臺垃圾分類基本法 明確綜合管理部門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財經大學貿易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李秀香認為,我國缺乏一部綜合性的垃圾分類法,對諸如分類標準、投放、清理、處置以及企業生產者責任與義務等問題進行具體規范。目前,我國垃圾分類回收管理法律體系,主要依托于其他法律法規實現,過于原則和籠統,可操作性不強。此外,國內負責垃圾分類工作的部門較多,涉及城管、住建、環保、發改等政府部門,“政出多門,容易導致效率不佳、責任不清。”
李秀香建議,應盡快出臺適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垃圾分類的基本法、綜合法及專項法,健全垃圾分類管理法律保障體系,明確垃圾分類綜合管理部門,專門負責生活垃圾分類回收、處理等工作,提高垃圾分類實施效率。
此外,可運用大數據分析及區塊鏈技術,建立垃圾分類的信息服務和管理平臺,對垃圾分類處理過程、措施成效和社會成本等因素進行量化分析,對政策效應進行評價,并將垃圾分類與信用體系聯系,讓垃圾分類納入信用懲戒框架。還可以適當建立智能化垃圾投放中心,減少或取消無效的路邊垃圾投放點,避免高成本、低效率的垃圾分類模式。
建議3
農村垃圾分類可先從兩類開始 由簡入繁
與城市相比,農村垃圾分類進程相對滯后,難度也更大。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邯鄲市肥鄉區卜寨村村委會主任劉衛昌帶來了關于農村垃圾治理的相關建議。
過去一年,劉衛昌走訪了126個村600多個農戶,就農村垃圾處置問題進行調研。劉衛昌發現,多數農村居民沒有養成生活垃圾分類習慣,缺乏生活垃圾的常識。有的村民為了投放方便,往往將生產生活中的所有廢棄物全部倒入公共垃圾桶,增加了后續處理難度。
農村財力相對薄弱,收集清運垃圾也有困難。劉衛昌說,農村人口相對于城市分布較為分散,生活垃圾收運距離是城市的數倍。部分地區農村集體經濟薄弱,在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方面投入較少,尚未建立專門的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及分類處理系統。
盡管部分地區已建立村級垃圾分類處理資源化站點,通過堆肥、發酵等方式就地就近處理,但只在少數地區運行。由于資金投入不足,缺乏專業的分類處理設備,大部分地區還停留在集中收集階段,將垃圾集中后進行填埋或轉移到城郊進行處理。
當前農村垃圾治理還存在城市垃圾下鄉、加重農村污染情況。一些小城市由于資金和技術的局限,把垃圾向郊區、農村等地“轉運”,有的跨縣或跨鄉鎮偷排垃圾,造成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難度增加。
劉衛昌建議制定村規民約或環境衛生公約,引導農民樹立生態意識、環境意識和衛生意識,利用網絡平臺開展宣傳,引導村民樹立綠色生產生活觀念。建立政府扶持、群眾自籌、公司運營、社會參與的“鄉村管理+公司運營”模式,政府要將農村生活垃圾規范化處置管理工作所需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并拓寬籌資渠道。
可在每個村莊公共場所、每家每戶配備垃圾分類裝置,及時由保潔公司按照分類清運處理垃圾。“建議農村地區先按照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進行分類,由簡入繁。”劉衛昌說。
農村地區有大量用于儲水的坑塘,往往成為垃圾重災區。劉衛昌建議,要摸清坑塘數量,建議為所有坑塘編制檔案,實行“一坑一證”“一坑一長”“一坑一策”管理機制,采取“人防+技防”管理垃圾。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