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垃圾分類進入新篇章 “變廢為寶”還有這些問題待解決
今起,《蘇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實施,蘇州市垃圾分類管理中心也在今天正式掛牌成立。江蘇垃圾強制分類進入新篇章。
江蘇多地先行先試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不是個新鮮詞,江蘇各地早已紛紛“亮劍”。
從今年4月份起,南京進入“實戰模式”,在64個小區、101家單位先行先試垃圾分類“實戰”,《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預計于今年11月實施;5月26日,揚州出臺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攻堅戰新三年行動計劃,并公布了2020年重點任務清單,推動生活垃圾由“三分類”(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向“四分類”(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其他垃圾)轉變……
那么現在,江蘇人民對垃圾分類的接受度如何?落實是否到位?居民反響怎樣?
水韻新苑是蘇州市姑蘇區首批試點“三定一督”的小區之一。5月25日下午5點40分,家住姑蘇區吳門橋街道水韻新苑的徐倩提著垃圾袋來到小區投放點接受“檢驗”。用夾子破袋,把袋中垃圾倒進相應桶內,再把塑料袋扔進其他垃圾桶中,結束后在一旁洗手池洗手。這套流程,徐倩已操作熟練。
“以前走到垃圾桶這就一股臭味,路面也不干凈。自從垃圾分類,撤桶定時定點投放垃圾以來,臭味沒有了,小區環境也變好了。”說起垃圾分類的好處,家住南京市秦淮區淮海路31號小區的趙大媽夸贊不已。
垃圾分類標準能否統一
目前,城市有機垃圾處置中存在不少問題,比如,有機垃圾分類標準不統一。
在我國有機垃圾也叫做濕垃圾或者廚余垃圾、園林垃圾等。從各地垃圾分類管理條例中我們可以發現,北京、南京、蘇州、揚州等地垃圾分類的標準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其他垃圾;無錫垃圾分類的標準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而上海垃圾分類的標準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干垃圾……
各地分類標準的不統一對垃圾分類的推廣和實施帶來了一定阻礙。
與此同時,據上海潤米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前微軟高管劉潤在知乎上的吐槽,每一類垃圾只是名稱不同,而在投放、運輸和處理操作上,大體上都是一樣的。但是,就是這名稱上的一點小小的不同,帶來的社會成本卻有巨大差異。
對此,在此次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長薛建輝建議,出臺國家層面細致完善、可操作性強的法律法規,并對有機垃圾統一分類標準,對有機垃圾收集裝置、利用程序、責任主體監督機制等規范化、法制化,明確政府各職能部門、企業、公民等各主體責任和義務。
站在風口之上的垃圾分類產業
隨著各地相繼推行垃圾分類之際,相關的產業也站在了風口之上。
據安信證券有關研究報告測算,到2020年垃圾分類服務全國市場規模超過610億元。企查查數據顯示,江蘇省垃圾處理相關的企業數量為3.5萬家位居全國第二。
小到垃圾分類桶、分類標識,大到垃圾處理與回收項目,均迎來新的機遇。
看到小區樓下四類垃圾桶已經擺放好之后,家住南京市建鄴區的周女士在網上購買了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粘貼標識和廚余瀝水垃圾桶等。她說:“算下來差不多花了100塊,廚余垃圾需要破袋倒進去,擔心天氣熱了氣味比較大、招來各種蚊蟲。”
對于周女士的擔憂,不少家庭選擇購買廚余垃圾處理器,將垃圾全部研磨后直接沖入下水道,以便減少傾倒廚余垃圾的麻煩。記者購物平臺上搜索廚余垃圾處理器,發現價格在1300元-3000元不等。一些已購買的網友反映:剛裝好一天,就把廚房下水道堵了,地上都是水;用了一個月左右,廚房下水道堵了,清理出來發現處理器出來的顆粒大得離譜......業內人士表示,出現堵塞可能是由于研磨的力度不夠,而且老舊小區可能不適合安裝這類設備。
當在大家愁于如何分類、要不要購買新設備時,一些新職業應運而生,比如“垃圾分類師”......記者在某電商平臺咨詢得知,包月代扔生活垃圾服務每個月是220元,即將垃圾放在家門口,工作人員會按時前來帶走垃圾并進行分類處理,此外多戶組團可以便宜些。
在垃圾分類產業鏈的前端,為消費者“量身打造”的服務多種多樣;而在產業鏈后端即垃圾運輸、處理上,各類項目同樣發展迅猛。
2019年,宿遷市泗洪縣城管局與北京環衛集團合作推進了垃圾分類分揀中心建設。中心使可回收垃圾得到最大限度的二次利用,形成了環;謷、規范化運輸、科學化管理的一體化產業鏈。
為進一步提升生活垃圾處理能力,今年江蘇各地紛紛推出項目規劃。
南京計劃建設6個垃圾焚燒項目總投資達40.6億,其中江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二廠總投資20億,日處理規模達4000噸;蘇州市全面推進廚余垃圾(含餐廚)終端處置設施建設項目共計9個,其中蘇州工業園區新建300噸/日項目,年內建成投運;常州市發布了擬列入省規劃建設的6個垃圾焚燒項目,總投資34.86億元,日處理規模合計為4600噸......
隨著垃圾分類產業越發達、產業鏈條越完整,才能更好地“變廢為寶”。
垃圾分類重塑我們與城市相處之道
當大小企業掘金垃圾分類產業時,垃圾分類的另一面便是我們與城市如何相處。
在農業社會,人們做到“物盡其用”,而在工業化、城市化之后,大量的工業制品只能單向流通,最終走向被填埋或焚燒的命運。
如今,垃圾分類被視為現代城市文明的標志和尺度,考驗的是每一個個體如何履行自己的職責,每一個社區如何來有效形成規范,同樣考驗的是政府的治理能力,如何有效發揮多種社會主體的作用。
僅從垃圾投放點建設和投入使用而言,記者了解到面臨的問題有:撤桶并點,那么就涉及到集中投放點如何選址才能照顧到不同居民的需求;廚余垃圾的處理如何既不影響居民生活,又可以實現資源最大化利用;對于年紀較大的居民,如何進行有效的知識普及;對于工作時間為“996”的年輕人來說,定時投放具有一定的難度,等等。
但實現垃圾的有效投放,僅邁出了第一步。想要讓放錯地方的“資源”找到“歸處”,最終實現“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循環經濟,需要系統化的管理。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宋國君教授提出,生活垃圾應當從全生命周期進行管理。首先需要與垃圾問題相關的多個政府部門協調配合,鏈條上的其他各類干系人也要各司其職;其次強調管理的優先序,并且這種優先序應體現在財政傾斜上,不能一邊說鼓勵源頭減量和重復使用,另一邊卻把大量寶貴的財政經費無限制地投入到末端處置上。此外,還需要有管理鏈條上各類各環節垃圾量和成本收益的完整數據,否則政策的成效就難以評估。
今年4月,江蘇發布的《關于推進綠色產業發展的意見》提出,支持各地開設跳蚤市場,鼓勵企業開設閑置物品網絡交易平臺,提高閑置物品利用率;倡導餐飲企業提供小份餐飲、自主餐飲和分餐制等節儉用餐服務,推行綠色餐飲自律,提升餐飲外賣、快遞包裝等行業綠色發展水平。
與此同時,近日,揚州市加入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凈塑城市”,成為首座加入“凈塑城市”倡議的長江沿線城市。揚州將以垃圾分類為抓手,推動建立塑料垃圾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建立城市和鄉村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體系,推動可回收物中塑料垃圾的分流和回收,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加快培育塑料回收利用企業,促進塑料垃圾的資源化利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