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用四招防治臭氧污染
陜西省政府新聞辦近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張金東介紹陜西省2020年-2021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情況。納入國家汾渭平原考核的關中8市(區)綜合指數平均為5.61,同比改善4.6%;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平均為12天,同比減少3.1天;PM2.5平均濃度為6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7%。8市(區)全部實現國家要求的秋冬季PM2.5平均濃度的控制目標。
應急響應期PM2.5日均濃度下降11%
張金東介紹,在2020年-2021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期間,陜西省把大氣污染防治擺在突出位置,全力推進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工作。
開展全省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關中地區完成76臺工業爐窯廢氣深度治理;50家涉揮發性有機物重點企業完成高效污染防治設施建設;34家工業企業完成無組織排放深度治理;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檢測7700余輛;建成16個揮發性有機物監測點。
完善應急減排清單,響應重污染天氣減排要求。將9840家企業和6558家施工工地納入應急減排清單;堅持分類施策、差異化減排,避免“一刀切”,對35個重點行業3068家企業進行評級,將785個工程和64家企業納入保障類清單,細化落實應急減排措施到具體生產線、生產環節、生產設施,實現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一廠一策”,做到精準治污減排。經測算,在應急響應期間,陜西省PM2.5日均濃度下降11%。
4招科學防治臭氧污染
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3年來,陜西省臭氧作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占比均超35%。對此,陜西省提出用4項措施防治臭氧污染。
科學“抓”。科學制定全省“十四五”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藍天保衛戰年度工作方案,突出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協同治理減排。
精準“治”。全面排查區域內涉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企業、儲油庫和排放油煙的飲食企業,全面提升石化、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重點行業治理設施揮發性有機物廢氣收集率、治理設施同步運行率和去除率。推動將公交、出租、環衛、郵政快遞、物流配送等車輛替換成新能源汽車工作。
源頭“防”。加密監測和分析,提高預測準確性,及時通報氣象條件和臭氧污染變化趨勢。建立“散亂污”企業監管長效機制,堅決遏制“散亂污”企業污染反彈。鼓勵涉揮發性有機物重點行業企業實施生產調控、錯時生產,引導油庫和加油站夜間裝、卸油。
依法“管”。聚焦臭氧污染防治開展聯合執法、交叉執法,創新執法方式。對排放穩定達標、運行管理規范、環境績效水平高的企業,納入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對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無組織排放、旁路排污的企業,嚴肅查處;對違法情節嚴重、屢查屢犯的,形成典型案例公開曝光。要保障企業依法經營、合法經營,防止“一刀切”的做法。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