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大省山西如何控煤?
“‘十四五’期間,山西省煤控目標可以實施區域差異化管控。”太原理工大學環保產業創新研究院教授袁進建議,山西省可以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抓手,主動探索能源和產業低碳轉型的綜合解決方案。
在日前舉行的《山西省“十四五”煤炭消費總量控制政策研究:碳達峰與環境空氣質量改善雙目標下的山西減煤路徑》(以下簡稱《報告》)發布會上,來自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太原理工大學環保產業創新研究院、山西科城環保產業協同創新研究院、山西省化工協會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們,圍繞山西省如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建言獻策。
以煤為主的產業結構增加了減煤難度
“十三五”期間,山西省煤炭消費反彈趨勢明顯,2018年突破2013年峰值3.3億噸,2019年達3.5億噸,位于汾渭平原的晉中、運城、呂梁等市2019年煤炭消費量不降反增。全省煤控壓力較大。
《報告》分析了山西省“十三五”期間煤炭消費增長的原因及控煤難點,指出經濟復蘇是推動煤炭消費需求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十二五”期間已批的耗煤項目投產和停產項目復產帶動了煤耗增加,而以煤為主的產業結構增加了減煤難度。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陽平堅介紹說:“2019年,山西省火電、建材、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六大高耗能產業的產出,占工業總產出比重45.4%,在全國排第20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目前,煤炭、電力、焦化、鋼鐵、冶金、化工、建材七大行業仍是山西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產業,“十三五”期間對山西GDP的貢獻占比約28%。“在現有產業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下,經濟增長是驅動山西煤炭消費需求的關鍵因素。”陽平堅指出,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規模短期內無法滿足新增用能需求。2019年,山西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1.68%,在全國排名倒數第1。
建議實施區域差異化的煤控策略
《山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提到,山西省在“十四五”要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
在協同碳達峰和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兩個目標的基礎上,《報告》建議,“十四五”期間山西將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3.2億噸~3.4億噸,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爭取下降10%左右。
袁進表示,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我國能源生產、消費格局將發生根本性轉變,山西省作為傳統煤炭能源大省和資源型產業重省,將承受更大的能源轉型壓力。“在實現碳達峰過程中,既要保持推動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轉型的戰略定力,也要考慮全省經濟穩步增長和能源產業平穩過渡
的現實要求,做好煤控工作應處理好推動煤炭消費減量和保持煤炭生產穩定的關系,統籌發揮政策引導、市場調節、公眾參與等各方面作用。”
《報告》建議,實施區域差異化的煤控策略,依據各市空氣質量排名、煤炭消費在全省占比以及主要耗煤產業生產布局等因素,將11個市的煤控目標分為3個層次:太原、晉中、臨汾、長治、呂梁5市執行較嚴格減煤目標;陽泉、晉城、運城3市執行中等減煤目標;大同、朔州、忻州3市執行相對較低的減煤目標;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制定更嚴格的減量目標。
針對煤電行業,《報告》建議,2025年全省煤電裝機控制在7000萬千瓦左右,并對30萬千瓦及以上煤電機組實施綜合提效改造,提高發電用煤品質。針對焦化行業,《報告》建議,從焦炭全生命周期角度挖掘焦化節能降耗潛力,并嚴格控制全省焦化產能,爭取2025年產能控制在1.1億噸以內。
碳達峰和環境空氣改善目標同步推進
NRDC中國區主任張潔清表示,山西是重要的能源生產基地和煤炭消費大省,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和碳減排的壓力比其他省份更重。在“十四五”嚴控煤炭消費是山西減污降碳的關鍵,也是當好能源革命排頭兵的關鍵。
為盡早實現碳達峰和環境空氣改善目標,《報告》對山西省“十四五”減煤路徑給出建議。一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抓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等戰略機遇,推動現代文旅、數字經濟、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發展;二是推行高耗能行業綠色低碳政策,確保焦化、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等行業率先實現煤炭消費和能源消費碳達峰;三是持續推進散煤治理,加快建立工業園區的清潔低碳能源供給體系,不斷創新民用清潔取暖技術與商業模式。
“短時間內山西很難擺脫對煤炭的依賴。”山西省化工協會副會長、秘書長毛寶琪表示,“十四五”期間,除了工業領域需要努力嚴控煤炭消費外,在交通、日常生活等各個方面都需要作出改變。
與會專家也一致認為,山西要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抓手,積極推動相關政策措施的實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