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將綜合污染狀況等3項指標納入考核指標體系?
【谷騰環保網訊】人類逐水而居,文明因水而興。“十三五”期間,各地深入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赴長江流域考察,8年時間內4次主持召開座談會,推動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勾畫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宏偉藍圖,提出“治污、治岸、治漁”三個長江保護修復關鍵點。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數據顯示:長江干流自2020年起,已連續三年全線達到Ⅱ類水質。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以下簡稱監測總站)副站長毛玉如指出,“十四五”是深入攻堅期,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指標聚焦流域水環境突出問題,將綜合污染狀況、汛期污染強度、綜合營養狀態3項指標納入水環境保護考核指標體系,是推動水污染防治在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關鍵指標上實現新突破的一項舉措。
更加科學精準地反映河流水污染狀況
在考核指標體系中,綜合污染狀況是一個新增指標,通過高錳酸鹽指數、總磷、氨氮計算得到河流水質綜合指數。其中,出入湖河流及沿海城市斷面增加總氮指標。為什么采用綜合污染狀況來反映河流水環境狀況,而沒有使用優良水體斷面比例?監測總站水室副主任、正高級工程師李文攀解釋說,長江流域主要江河2022年優良水體斷面比例為98.1%,這說明長江流域整體達到優良水質狀態,但是作為我國經濟發達和人口密集區域,長江流域整體治污壓力仍然較大,有機污染和氮磷超標等問題仍然存在。因此,抓住這一主要矛盾,用三項(或四項)指標計算綜合污染狀況指數,能夠更加精準地反映水環境質量狀況,引導地方聚焦問題加強河流污染治理。
綜合污染狀況的數據來源于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經過40多年的發展,國家建成了由3641個斷面組成的分布于全國1835條重要河流和210座重要湖庫上的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實現十大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地級及以上城市、重要水體省市界、重要水功能區“四個全覆蓋”;重點建設了1837個水質自動監測站,構建了“自動監測為主,手工監測為輔”的監測技術體系,實現“誰考核、誰監測”,手工與自動監測數據有效率均達到98%以上,支撐國家評價考核與城市排名;與此同時,央地水質監測已實現聯網運行,更精細化布設的5000余個省控地表水手工監測斷面和約3000個地方建設水質自動監測站的數據與國家聯網傳輸、融合分析,水質評價更加全面客觀,溯源分析更加科學精準。
突破面源污染防治瓶頸
隨著水環境質量的逐步改善,一些地方城鄉面源污染問題逐漸突出,旱季藏污納垢,雨季“零存整取”,制約了水生態環境質量的持續、穩定改善。這道難題怎么解?生態環境部創新性提出汛期污染強度的概念,印發《關于開展汛期污染強度 分析推動解決突出水環境問題的通知》,要求各地開展汛期污染強度分析。
李文攀提到,汛期污染強度是某斷面汛期首要污染物濃度與水質目標濃度限值的比值,能夠精準識別平時水生態環境質量比較好,但汛期污染物濃度大幅度上升、環境質量惡化的情形,主要目的是分清相關行政轄區的城鄉面源污染防治的責任。責任分清了就能夠督促落實,指導地方扎實開展城鄉面源污染防治,著力削減面源污染負荷。
“參與汛期污染強度計算的指標有高錳酸鹽指數、氨氮和總磷,這三項指標也是常規監測指標,具有明確的面源污染指向性。數據源自水質自動監測站,數據更新頻次高、連續性強,能夠有效監控雨前、雨后水質變化。”監測總站水室業務主管解鑫介紹說。她還提到,“確保降雨形成的面源污染被有效捕捉是這一工具的關鍵點,為此,總站技術團隊開發了核心算法模型,基于每一個斷面劃定匯水范圍,再逐一匹配24萬個網格化氣象站點,實現了水質與降水實時數據的聯動分析計算,保證了汛期污染強度監測分析的靈敏性、全面性和精準性。”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水所副所長馬樂寬研究員認為,汛期的面源污染問題已逐步上升為制約水環境持續改善的主要矛盾,開發應用汛期污染強度監測分析,對于突破現階段的面源污染防治的“發現難”方面發揮巨大的作用,為后端治理提供了打擊精準的“炮彈”。
推進湖泊水庫富營養化治理
富營養化是指水體中氮、磷等營養物質富集,引起藻類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體溶解氧下降,使魚類或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質污染的現象。目前,我國湖泊水庫污染負荷依然較大,富營養化趨勢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藍藻水華問題依然多發頻發。
“綜合營養狀態是利用湖泊營養鹽(總磷、總氮)濃度,耗氧指標高錳酸鹽指數濃度以及水體葉綠素、透明度等指標計算得出的綜合指數,采用0—100的一系列連續數字對湖泊水庫營養狀態進行分級,指數值越高,營養狀態越重。”監測總站高級工程師白雪介紹說。該指標自“十一五”時期就被應用于評價湖泊水庫的營養狀態,可以有效地反映我國湖泊水庫營養狀況的總體格局及富營養化進程,引導地方加強湖泊水庫的富營養化治理,修復水生態健康狀況。
舉個例子,太湖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上世紀60年代,太湖呈貧營養狀態;1981年時為中營養狀態;但進入80年代后期,由于周邊工農業的迅速發展,太湖污染日趨嚴重,造成了湖泊富營養化加劇,水質惡化。2007年5月,太湖藍藻大面積暴發,引起供水危機。十多年來,江蘇省通過實施控源截污、打撈藍藻、調水引流、底泥清淤、生態修復等一系列措施,推動流域水質改善。今年上半年,太湖水質穩中向好,湖體總磷總氮濃度達到2007年開展系統監測以來的歷史同期最優水平,藍藻水華的發生頻次、平均發生面積和最大發生面積均達到歷史最優。在太湖邊的濕地公園里,候鳥棲息覓食,魚兒遨游水中。消失多年的“吉祥三寶”桃花水母、白鷺、地衣等對生存環境有著很高要求的敏感物種大量回歸,成為太湖生態改善的生動注腳。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