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電子工業水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答記者問
【谷騰環保網訊】為防治環境污染,推動電子工業水污染防治技術進步,生態環境部發布《電子工業水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HJ 1298—2023)(以下簡稱《指南》),于近日正式實施。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有關負責人就《指南》的制訂背景、主要內容等,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指南》制訂背景是什么?
答:我國是電子信息制造業大國。電子工業生產和排放廢水含有機溶劑和重金屬,具有污染物濃度高、環境危害大等特點。為有效防治電子工業水污染,推動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和電子工業高質量發展,我部出臺了《電子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以下簡稱《排放標準》)。為推動《排放標準》有效實施,生態環境部制定發布了配套《指南》。《指南》作為推薦性標準,旨在為電子工業廢水全過程污染防治提供技術支撐,推動提升行業水污染防治水平。
問:《指南》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答:《指南》按照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編制要求,針對電子工業廢水類型和特點,基于企業水污染防治技術發展水平和環境管理需要,從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末端治理全過程提出了可規模應用的廢水污染預防及治理可行技術和環境安全管理措施。《指南》共包括八章,第一章至第三章明確了適用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對主要術語進行了定義;第四章至第八章分別為行業生產與水污染物的產生、污染預防技術、污染治理技術、環境與安全管理措施、污染防治可行技術。同時以附錄形式明確了典型電子產品生產工藝流程及廢水產污環節。
問:企業如何按照《指南》選擇適宜技術?
答:電子工業企業和電子工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可根據廢水種類、污染物類型、水質特點,綜合考慮選用各類技術組合,達到《排放標準》的排放要求。如對于生產電子專用材料的企業,在廢水處理環節需組合《指南》推薦的污染預防、污染治理技術及環境與安全管理措施共同發揮作用。在污染預防階段,采用逆流清洗回用技術;在分質預處理階段,區分含重金屬廢水、含氨廢水、酸堿廢水等種類,分別采用化學沉淀技術、厭氧氨氧化技術、酸堿中和技術;在綜合廢水處理階段,采用混凝—沉淀/氣浮+生化處理/酸堿中和+芬頓氧化/電解的技術可使廢水達到《排放標準》規定的直接排放限值;采用混凝—沉淀/氣浮+生化處理/酸堿中和技術可使廢水達到《排放標準》規定的間接排放限值。
問:如何保障《指南》落地實施?
答:一是加強宣傳解讀,指導幫扶企業結合實際,合理選擇《指南》提出的治理技術組合工藝及環境管理措施,推動企業清潔生產改造,提升污染預防水平和治理能力。二是持續跟蹤電子企業水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和廢水達標排放水平,根據需要優化完善《指南》,更新調整電子工業水污染防治工藝技術及管理措施。地方生態環境部門多渠道、全方位做好指導服務,切實發揮《指南》在電子行業水污染防治工作中的支撐作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