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全國首批“一園一策一圖”試點園區
【谷騰環保網訊】日前,生態環境部公布了化工園區突發水污染事件環境應急三級防控體系建設暨“一園一策一圖”試點園區(第一批)名單,浙江衢州智造新城高新片區入選,成為全國17個試點園區之一。
化工園區突發水污染事件“一園一策一圖”試點是由生態環境部發起并組織評選的環境應急三級防控體系模式。“一園”是指建立化工園區環境應急空間與設施等信息清單,“一策”指編制化工園區環境應急空間與設施使用策略,“一圖”指構建化工園區突發水污染事件環境應急指揮圖和化工園區虛擬現實技術(VR)全景圖。
近年來,衢州市深入踐行“以 空間換時間”理念,圍繞構建突發水污染事件防控體系,因地制宜開展地方實踐,筑牢化工園區環境安全屏障。
“心臟”未雨綢繆,推動實踐探索再深化
智造新城高新片區是衢州化工產業的“心臟”。“在衢州化工產業的發展版圖中,目前共有企業60余家,2022年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500億元以上,環境安全的重要性不可忽視。”衢州智造新城管委會應急管理局副局長余小紅表示,生產事故、雪情汛情等都可能造成環境風險不確定性,給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群眾健康安全造成不可承受之重,因此,環境應急防控需防微杜漸、未雨綢繆。
一次危機孕育了新的探索。時間回溯至2022年11月9日,園區內中天東方氟硅材料有限公司發生火災事故。“此次環境應急處置的重中之重,是攔截圍堵和妥善處置消防廢水。”衢州市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隊案件審理科科長吳俊丹表示,作為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的主攻手,必須確保化工園區事故狀態下事故廢水處于受控狀態,降低化工園區外水環境受到污染的風險。
環境安全是一道必答題,不是選擇題。“雖然事件得到妥善處置,但是在環境應急處置過程中,也多次暴露出存在的明顯不足和短板,環境應急能力亟待提升。”吳俊丹說。
于是,衢州在這一重要課題上有了探索突破。2023年,衢州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市應急管理局、市經信局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衢州市化工園區突發水污染事件多級防控體系建設提升工作的通知》,計劃通過三年努力,將全市6個化工園區建成比較完備的企業級—企間級—園區級—流域級突發水污染事件多級防控體系。
智造新城高新片區先行先試,探索構建園區突發水污染事件“一園一策一圖”實施技術路徑,于2023年12月初步建成園區水污染事件四級防控體系,為山區地區無機化工園區提供了突發水污染事件防控和應對的衢州經驗。
打通治污“血脈”,強化“企業級”圍追堵截
在巨化集團有限公司,數十公里的污水管網貫穿廠區東西。這里看不到“跑冒滴漏”,生產生活井然有序。為進一步強化源頭防控,作為土生土長的“老國企”,巨化集團在打通治污“血脈”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圍繞標準規范,我們高標準推進園區管網‘下改上’工程,推行‘污水明管化輸送、雨水明渠化改造’。”巨化集團相關人員介紹道。
污水管網“下改上”工程是推進園區突發水污染事件多級防控體系建設中的關鍵一環。據悉,從2019年起,高新園區已投資6000多萬元,分兩期建成了全覆蓋式污水地上輸送管網,包括企業內部的污水“下改上”和園區公共污水管網的“下改上”工程,工業污水納管率達到100%。
而突發水污染事件多級防控體系建設,謀求的是整個區域的一體化推進,這對“設計師”的想象力是極大考驗。因此,在加快“主動脈”建設的同時,針對“毛細血管”配套建設也在推進,事故應急池就是其中之一。
近日,衢州市生態環境局智造新城分局執法人員深入企業,實地查看事故應急池建設進展。執法人員介紹,建設完成后,相鄰企業事故應急池將實現相互連通聯調,打造成為“企業級”防控連通工程,為提高事故廢水互助共享收納能力打下基礎。
比如,2023年年底一場應急演練模擬了浙江胡涂硅科技有限公司約1噸鹽酸的應急處置,處置過程中持續產生消防廢水近800噸,遠超胡涂硅公司自建應急池消納能力。企業、園區及時啟動鄰近企業互救機制,將消防廢水輸送至鄰近的衢州環新氟材料有限公司應急池,幫助事故企業成功消納消防廢水近600噸。
“這兩年,生態環境部門、智造新城管委會既共同研究、共同謀劃,又深入交流、協同聯動,指導督促企業開展風險單元事故污水收集系統和雨污管道(溝渠)、事故應急池、初期雨水池等截流設施的規范化建設,園區企業突發水污染事件防控能力提升到了新高度。”衢州市生態環境局智造新城分局黨組成員、執法隊專職副隊長王劍介紹說。
拓展“應急空間”,強化“流域級”兜底保障
在智造新城高新片區,園區防控項目建設所包括的閘門工程、泵站及輸水管工程、公共應急池工程、人工湖工程等已于2023年陸續完工,構建以呂宅河、沙溪溝為基礎的“南陽實踐”實施方案,通過“以空間換時間,以時間保安全”強化流域保障,最大限度發揮兜底作用。
要爭取應急響應時間,首先要有空間。“依托重點河流‘一河一策一圖’,我們對園區及周邊水系來了個‘大起底’,在周邊河流上提前尋找或建設可用于實施攔污截污、分流引流和調蓄降污的‘應急空間’。”余小紅介紹。
流動的風險該如何防控?高新園區應急指揮中心大屏上,余小紅向大家展示“兩步走”規劃:第一步,以河道收集為基礎:當發生水環境污染事件時,在事件點河道上游設置配水閘將上游來水分流;在事件點河道下游設立截污閘,通過河道截污閘,將事故廢水截留在河道內,并經泵站將事故污水抽入污水管網,送至污水廠處理。第二步,以園區公共事故應急池為保障:當截留在河道內污水量較大時,將污水引入園區公共事故應急池暫存,再由應急池送至污水廠處理。
向空間要時間,園區及周邊水系有了“金鐘罩”,最大限度保障了園區外水環境安全。
“行之有效的防控機制,更需要數字賦能。”余小紅表示,為進一步建立污水管控“雙保險”,園區在河道、溝渠上建設截污閘、蓄水閘、泵站、應急池,并配置手動操作和遠程制動兩種操作模式,確保閘門和應急池任何情況下均能可靠運行。此外,園區還在截污閘、蓄水閘、泵站、應急池配備視頻監控、水質在線監測(如PH探頭等)、水位實時監測等設施,對河道水質、水位進行實時監控,實現遠程監控、遠程控制。
在一步步的新實踐、新跨越中,較為完善的企業-園區-周邊水體多層級管控的水環境風險防控預警體系正在形成。在試點推進過程中,園區還將充分發揮“以空間換時間”經驗作用,立足于重要敏感目標末端河流的應急防控和重點園區的源頭風險防控,加快形成“兩端互補”的應急防范體系,有效強化生態環境風險源管理,實現應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提級躍升。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