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績效評價為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賦能
【谷騰環保網訊】生態環境部與財政部日前聯合印發的《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資金績效評價辦法》,旨在破解農村黑臭水體治理中存在的資金落實不到位、成果易反彈、績效評價標準缺失等問題。 農村黑臭水體治理連接鄉村生態振興與美麗中國建設,筆者認為,各地應以績效評價為切入點,創新治理模式與機制,加快推動相關措施落實。
各地應精準把握績效評價辦法的核心與具體要求,立足本縣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實際,精心打造詳實、可行的實施方案與工作流程。方案制定要充分考量地域差異、水體特性、污染源分布等要素,確保科學性與針對性。同時,設立動態調整機制,依據治理工作進展和新問題,及時優化完善方案,為高效治理繪制精準“導航圖”。運用多種手段,如衛星遙感、無人機監測、實地勘察等,全面摸底排查縣域內農村黑臭水體,精準識別其分布、數量、污染程度。在此基礎上科學設定產出數量目標,并按區域特點、治理難度等,將任務細化分解至具體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確保目標任務層層落實。
同時,要建立嚴密的資金監管體系,確保地方承諾資金足額按時到位。對資金流向和使用進行全鏈條跟蹤監控,對資金被擠占、挪用、截留或浪費等違規行為,建立嚴格的問責機制。引入第三方質量檢測機構,對工程質量進行專業檢測與評估,實時、動態監測評估治理設施運行狀況和污染物去除效果。建立質量追溯體系,對工程材料、設備、工藝全程跟蹤,嚴格按照國家和地方標準規范驗收治理項目,對不合格項目堅決整改或重建。對于已完成治理且消除黑臭的水體,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定期監測水質,管控周邊污染源,完善公眾監督舉報渠道,鼓勵村民參與保護,形成守護治理成果的良好社會氛圍。
各地還應多維度全方位構建效益評估體系。生態效益上,研究治理對水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的影響;社會效益上,收集村民反饋,評估對村民生活與農村經濟的作用;可持續影響上,檢查長效管護機制的建設與運行,研究管護隊伍、制度、資金等要素,通過全方位評估及時發現問題,為優化治理方案和技術路線提供依據。在這個過程中,地方生態環境部門要發揮牽頭引領作用,與財政、農業農村、水利、自然資源和規劃等相關部門建立定期會商制度,實現信息、資源與工作協同推進。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