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項技術被列入鼓勵類目錄,生態環境部就污染防治技術進行公示
【谷騰環保網訊】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24年<國家污染防治技術指導目錄(鼓勵類)>(公示稿)》(以下簡稱《公示稿》),圍繞大氣污染防治、噪聲與振動控制領域,公示了16項技術。較此前發布的征求意見稿,《公示稿》刪減3項技術。
分為6項推廣技術和10項示范技術
《公示稿》中指出,《2024年<國家污染防治技術指導目錄(鼓勵類)>》的編制旨在更好地發揮技術指導作用,推動生態環境領域設施設備更新和技術進步。
《公示稿》涉及的16項技術包括6項推廣技術和10項示范技術。其中,推廣技術是指經工程實踐證明的成熟技術,治理效果穩定、經濟合理可行,鼓勵推廣應用。而示范技術是指具有創新性,技術指標先進,基本達到實際工程應用水平,具有工程示范價值。
6項推廣技術包括燒結機頭(球團)煙氣袋式除塵技術、工業爐窯中低溫煙氣復合陶瓷纖維濾管塵硝協同治理技術、球團煙氣超低排放技術、氧化鋁焙燒爐煙氣污染物全流程控制技術、低溫吸收-孔徑級配材料吸附油氣凈化技術、空調工件表面真空除油及回收利用技術。
而示范技術中,共有入口漸擴段預荷電耦合小區域隔離振打電除塵技術、均流式靜電除塵技術、水泥窯塵硝一箱化凈化技術等10項技術入圍。
值得關注的是,12月12日生態環境部曾發布征求意見稿。對比這兩版可以發現,征求意見稿中有3項技術被刪除。
刪除的3項技術包括示范技術兩項、推廣技術一項。其中,示范技術為微克級工業煙塵過濾材料和裝備、等離子體耦合噴淋洗滌惡臭治理技術,推廣技術為水泥窯煙氣催化復合脫硫技術。
國家城市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應登告訴記者,從創新性、先進性、高效性的評價維度來看,這3項技術并不能達到相關領域先進技術的水平。“以微克級工業煙塵過濾材料和裝備為例,這項技術更多是在材料過濾的粒徑大小進行加密,技術創新性上并不突出。”他解釋道。
示范技術定義中“治理效果好”表述被刪
事實上,除去鼓勵類指導目錄,在今年9月,生態環境部還曾發布過限制類和淘汰類指導目錄的公示稿。
據了解,生態環境部今年起將原《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調整為《國家污染防治技術指導目錄》,按年度、分領域發布鼓勵類、限制類和淘汰類污染防治技術。2024年重點圍繞大氣污染防治、噪聲與振動控制領域進行。
記者搜索公開信息發現,生態環境部上一次圍繞大氣污染防治、噪聲與振動控制領域征集并篩選先進技術還在2021年。2021年12月,生態環境部發布《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大氣污染防治、噪聲與振動控制領域)》,共涉及25項先進技術。
2022年,生態環境部發布《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水污染防治領域)》;2023年,發布《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固體廢物和土壤污染防治領域)》,直至今年調整為《國家污染防治技術指導目錄》。
記者關注到,今年《公示稿》中對示范技術的定義有所改變。過去幾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中對示范技術的定義為:示范技術具有創新性,技術指標先進、治理效果好,基本達到實際工程應用水平,具有工程示范價值。相比之下,今年的定義中“治理效果好”表述被刪掉。
彭應登表示,生態環境治理過程中不應過度拔高治理標準,不應過分追求治理效果。與其過分講求好看的“數據”,不如滿足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的標準。在示范技術定義中,“技術指標先進”實際上便可以確保處理效果達標,去掉“治理效果好”的表述,實則反映了生態環境部在環境治理上的基本態度。
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成為亮點
仔細梳理16項技術,可以發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成為其中亮點。
其中,球團煙氣超低排放技術是利用球團回轉窯-鏈篦機各區域的煙氣溫度特點,實現高效脫硝和煙氣余熱利用,無需外部補熱和 GGH 換熱,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效果明顯。
而炭素煙氣多污染物協同治理技術是利用混捏成型、焙燒等生產工序產生的含瀝青煙廢氣經收集后作為助燃空氣,在煅燒爐火道中實現高溫燃燒凈化,利用煅燒爐高溫火道協同處理瀝青煙廢氣,實現減污降碳。
今年7月發布的《關于推薦先進大氣污染防治、噪聲與振動控制技術的通知》明確,生態環境部向社會公開征集大氣污染防治、噪聲與振動控制及其減污降碳協同技術,編制《國家污染防治技術指導目錄(2024年)》。
在該通知附件中,記者發現了技術申報的技術報告編寫要求。要求中明確,技術報告中必須就減污效果和減碳效果具體說明,提供相應計算過程、相關原理描述、依據及相關證明材料。
“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和示范要講求多目標的綜合效益。強調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符合環境污染綜合防治的精神,也滿足減污和降碳互為手段、互為目標的關系。所以,將減污降碳作為技術遴選環節的原則之一是很有必要的。”彭應登告訴記者。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